dyjcww 发表于 2013-10-13 12:57:51

手足口病中医防治方案

(一)普通型:温热夹湿,心脾积热
临床表现: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灼痛,流涎,咽红,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伴轻咳、倦怠、拒食,舌质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紫。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基本方药:银花6克   连翘6克    薄荷3克生石膏15克藿香6克   鲜芦根15克黄芩6克炒牛蒡子6克生甘草3克
用法用量:
日一剂,水煎服,每剂煎服120ml,分四次服
加减:
 1.高热加羚羊角粉冲服;
 2.腹泻加煨葛根、焦山楂、车前草;
 3.便秘加酒大黄;
 4.纳差、拒食加焦三仙;
 5.咽喉肿痛加元参、蝉蜕;
 6.咳嗽加炙麻黄、杏仁
中成药:蒲地兰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花清感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
(二)重型:湿热动风
临床表现:高热,易惊,肌肉瞤动,呕吐,或见肢体痿软、抖动,甚则嗜睡、神昏、痉厥,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治则:清热化湿,熄风定惊。
基本方药: 酒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先煎)寒水石10克(包煎)滑石10克(包煎)紫石英10克(先煎)生牡蛎10克(先煎)干姜3克桂枝6克
厚朴6克清半夏6克
用法用量:日一剂,水煎服,每剂煎服120ml,分四次服或120ml结肠滴注,一日一次。
加减:
 1、嗜睡,时醒时寐,痉厥不重,舌红,苔白或黄厚腻,加菖蒲、郁金。
2、皮疹色紫暗,局部压之不褪色者加赤芍、丹皮、紫草。
中成药:清开灵、紫雪丹、新雪丹、苏合香丸等。
中药注射剂:
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
(三)危重型:邪毒内陷,阳气欲脱
临床表现:壮热骤降,汗出湿冷,神昏喘促,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可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
治则:回阳救逆
基本方药:人参10克炮附子6克(先煎)山萸肉15克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浓煎鼻饲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
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四)恢复期:余邪留恋
治则:清解余热,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 竹叶6克    生石膏15克(先下)太子参10克   麦冬10克
清半夏6克生薏米10克   地骨皮10克   生甘草5克
用法用量: 日一剂,水煎服,每剂煎服120ml,分四次服
上述方药以3岁儿童为基础量
(五)外治法
1、口咽部疱疹:金莲花或野菊花煎汤含嗽;口腔疱疹溃破者,西瓜霜、双料喉风散、冰硼散任选一种,蜜调外涂敷用,金喉健喷用,1日2~3次。
2、皮肤疱疹:皮肤疱疹未溃破时,赛金化毒散、冰硼散、青黛散任选一种,15~30克,加蒸馏水100毫升调匀,以消毒棉签涂敷;溃破者,上述散剂任选一种,以植物油调成稀糊状外敷

夏采佻yv 发表于 2014-4-20 22:00:59

我以为我颓废,原来我报废了。

affestcic 发表于 2014-4-20 22:43:53

学习下,留下脚印一个。

xenh6343 发表于 2014-4-21 07:00:49

兰州烧饼………

wgqm9685 发表于 2014-4-21 11:19:44

上晓天文,下晓地理,中小儿科,知阴阳,懂八卦,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下。

fengfeng战 发表于 2014-4-21 13:14:03

楼猪V5啊

loavpca99 发表于 2014-4-22 07:11:35

楼主威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足口病中医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