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风波是恶魔抽签吗
乙肝疫苗风波是恶魔抽签吗官方反应是很正常的,也是很谨慎的。当媒体、公众对疫苗产生怀疑时,临时叫停并无不妥。但叫停的官方行为给人一种紧张感。在调查还在进行时,媒体报道不应使用“致命疫苗”这样的词语,但我不认为此次是媒体炒作事件。“疑似”这个词应该避免。我们不建议业务部门和媒体在科学概念上大量使用这个词,因为“疑似”容易造成公众无端猜疑和恐慌。
17名婴儿的离开,并不是因为“恶魔抽签”。2014年1月17日,相关部门发布消息称,除1例重症(已康复出院)外,其余17例婴儿死亡病例均已明确与接种疫苗无关,甚至连不良反应都谈不上。漩涡中的深圳康泰公司也决定恢复该公司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使用。
两个多月前,湖南两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死亡,广东、四川也陆续出现类似病例。随后,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乙肝疫苗被暂停使用。公众猜疑、恐慌随之而起,10个省份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30%,进口疫苗接种率下降15%。gtgb1.daynews.com.cn/ygym/17793.htm
随着两部委的盖棺定论,延宕一月余的乙肝疫苗风波暂告段落。但国内外学者们公认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疫苗”。即便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存在造成接种对象死亡或者后遗症的可能性。这在日本被形象地称为“恶魔抽签”。gtgb1.daynews.com.cn/gyhfs/17796.htm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其整体安全性是高于治疗性药品的。但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不足和情绪效应,超出了实际风险很多倍。学者们也观察到,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到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类似事件波及范围在扩大,平息纠纷的难度在加大。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那么此次疫苗事件中,政府部门是否做错了?媒体是否在推波助澜?受害者是否该补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