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猫爪草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因其块根肉质,数个簇生,近纺锤形,外皮黄褐色,形似猫爪而得名。该属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球约有400多种,广布于寒温地带,我国有78种,9变种,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一般有小毒,具有解毒散结之功效。除小毛茛以块根入药外,大多数以全草入药,一般用作引赤发泡、敷穴位,可治疗多种疾病,也能杀虫。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猫爪草及其制剂对肺结核、淋巴结核和多种癌症及淋巴瘤有疗效。同时,毛茛属植物亦可作为园林植物,有一定的观赏性。植物名称
猫爪草原植物小毛茛(图1)
【药名】猫爪草
【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
【汉语拼音】mao zhao cao
【英文名】Root of Catclaw Buttercup
【拉丁植物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拉丁中药名】Radix Ranunculus Ternati
科属分类
毛茛科(Ranunculaceae)
毛茛属(Ranunculus)
植物形态
猫爪草原植物-小毛茛(图2)
小毛茛,多年生小草本。高5-20cm。簇生多数肉质小块根,块根近纺锤形或卵球形,直径3-5mm。茎铺散,多分枝,疏生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柄长6-10cm;叶片形状多变,单叶3裂或三出复叶;叶片长0.5-1.7cm,宽0.5-1.5cm,小叶或一回裂片浅裂或细裂成条形裂片;茎生叶较小,细裂,多无柄。花序具少数花;花两性,单生茎顶和分枝顶端,直径1-1.5cm;萼片5,椭圆形,长3-4mm,外面疏生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6-8mm,亮黄色,基部有爪,长约0.8mm,蜜槽棱形;雄蕊多数,花药长约1mm;花托无毛;心皮多数,无毛,花柱短。瘦果卵球形,长约1.5mm,无毛,边缘有纵肋,喙长约0.5mm。花期3-5月,果期4-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平原湿草地、田边荒地或山坡草丛中,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山地亦可见生长。
产地分布
江苏南部普遍生长,生于路边潮湿地;长江中、下游各省和台湾,北达河南南部,河南信阳淮滨猫爪草种植基地,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南达广西北部都有分布。
功效主治
【功效分类】养阴药
【性味归经】甘、辛,微温。 归肝、肺经。
【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主治】 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偏头痛,疟疾,牙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中医传承 药方选录
1、治瘰疬
⑴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过滤取汁,再熬成膏,贴患处。
⑵猫爪草四两。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过滤取汁,加黄酒或江米甜酒(忌用白酒)为引,分四次服。第二天,用上法将原药再煎,不加黄酒服。二日一剂,连服四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2、治肺结核
猫爪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3、治肺癌
⑴猫爪草、夏枯草、各50g。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服小金丹,每次3g,每日2次。[中国医学(中医)文摘,1996,(4)]
⑵猫爪草、鱼腥草、仙鹤草、山海螺、蚤休、各30g,天门冬20g,生半夏、浙贝母各15g,葶苈子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抗肿瘤中药的治癌效验》)
4、治恶性淋巴瘤
猫爪草15~30g,蚤休18~24g,乌蔹莓、水红花、薏苡仁各30~60g,大黄9g,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抗肿瘤中药的治癌效验》)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