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lk4023 发表于 2011-10-20 01:02:18

没食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没食子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没食子为中药材,来源于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干燥虫瘿,略呈球形,有短柄;直径1~2.5厘米,外表灰色或灰褐色,有疣状突起。属于固气涩类药,详见下文。
药材  质坚厚,断面不平坦,呈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
  常见有幼蜂的尸体。
  虫已飞出者,则中间有一孔道,与表面的小孔相连,内部并遗有虫壳。
  无臭,味涩而苦。
  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
  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含没食子鞣质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编辑本段炮制
  洗净,晒干,捣碎。
编辑本段性味
  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编辑本段归经
  入肺、脾、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
  ③《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功用主治-没食子的功效】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①《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
  ②《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
  ③《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④《开宝本草》:主小儿疳露,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
  ⑤《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编辑本段宜忌
  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
  ②《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选方】①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没石子(微煨),诃黎勒(煨)用皮半两。
  为细散。
  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量儿大小加减。
  (《普济方》没石子散) ②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没石子、地榆各五钱,黄柏(锉、蜜炒)二两,黄连(炒、锉)一两五钱,酸石榴皮一两。
  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局方》没石子丸) ③治血痢,不问远近:没石子一两。
  细研,以软饭和丸,如小豆大。
  每服于食前以粥饮下十丸。
  (《普济方》) ④治产后痢:没石子一个。
  烧,为末。
  和酒服方寸匕,冷即酒服,热即饮下。
  (《子母秘录》) ⑤治痔疾,下血无度,或发或歇:没石子三枚(烧灰),樗根白皮三两(锉、炒微黄),益母草三分,神曲二两(微炒),柏叶一两,桑耳一两。
  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
  (《圣惠方》没石子散) ⑥治阴汗:没石子烧灰,先以微温(汤)浴了,即以帛微裛后,傅灰囊上。
  (张仲景方) ⑦治小儿一切口疮,止疼痛:没石子三分(微火炙),甘草一分。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疮上薄掺,盖令徧。
  (《圣惠方》) ⑧治牙齿疼痛:没石子不拘多少,捣罗为散。
  以绵裹一钱,当痛处咬之即定,有涎吐之。
  (《圣济总录》没石子散) ⑨治鼻面酒皶:南方没石子有孔者,水磨成膏,夜夜涂之。
  (《世医得效方》)

txjyl1952 发表于 2015-7-5 10:49:04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ccwbm48w 发表于 2017-1-25 02:46:35

哈哈这个效果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食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没食子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