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良忠医案——暑热动风,上逆害清,下迫大肠
蔡某,男,2岁。【初诊日期】1 989年7月22日。
【主诉】高热抽搐3天、昏迷1天半。
【现病史】人院时体温39℃,呈深昏迷状,唇绀,颈强,心肺听、叩诊无异常,肝脾不大,神经反射存在。西医诊断:乙脑。予各种抗生素、吸氧、降温、能量合剂等治疗数日,体温一直波动在38~39℃,神志时昏时清,乃于8月7日邀别老会诊。
现症:身热灼手,纳差,泻利色黄(日5-6次)。
【查体】体温39. 2℃,昏迷不清,身无抽搐但四肢颤动不止,指纹青紫,,舌红苔薄黄腻。
血常规:白细胞9,3X IO^9/L,中性O.7,淋巴O.3,血红蛋白125g/L。
大便常规:脓球(+),红细胞2/HP。
脑脊液清,白细胞10个/mm3,蛋白47. 3mg,潘氏试验(+)。
【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暑温)。
【辨证】暑热动风,上逆害清,下迫大肠。
【治法】 清热燥湿,平肝息风。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5g,白芍6g,天麻3g,黄芩5g,黄连2g,蝉蜕3g,双丁3g,石菖蒲4g,郁金5g,焦三仙各5g,甘草2g,竹叶3g。2剂水煎,日一剂分3次服。
二诊(8月9日):体温37. 5℃,神清肢安,饮食增加,大便正常,稍有咳嗽,舌苔转薄白,庚守既效之方,又数剂后疗效稳固而出院。
【按语】“乙脑”属中医暑温范畴。盖暑为阳邪,其性峻烈,极易化火动风,且多挟湿为害,湿热停滞中焦,上蒙清窍,下迫大肠,伤阴动风,故现高热、神辱、肢颤之症。在治法上,总以清暑泄热,息风开窍为原则。方中葛根为君,气轻质重,能解肌清热止利,配芩、连清热燥湿厚肠,泻利自止;菖蒲,郁金开窍宁神,化湿和中,疏利气机,竹叶、白芍、天麻、蝉蛻、双丁等平肝息风,宁神定惊;焦三仙开胃醒脾;甘草甘缓和中,与白芍相伍甘酸化阴,用药功专,故获捷效。
[选自马荣华,黄德友,张秀荣.别良忠老中医治疗小儿高热验案举隅,国医论坛,1990,(3) :16] 照这样的说啊,碰下运气也好。 偶的就杯具了 现在账号真不容易得到啊,所以看到楼主发帖一定要支持下~ 对不起,你所拨打的号码我们找不到…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死机…对…对…不起,您…您…您…所…拨…打的电…电话…话已关…关…关…哦,他开机了…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用户…哦,对不起,请不要用电视机遥控器冒充手机。 为毛老子总也抢不到沙发?!!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