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ha2110 发表于 2014-5-15 15:46:35

香附配紫苏,发表消痰共掌

香附味苦,紫苏叶味辛,皆属温性,苦能燥,辛能散,有燥湿消痰、疏风解表的作用。小儿风寒外感,每多夹痰、夹食,用比两味,可收表里双解之效。
:李某,女,2岁。晨起经风,遂频频喷嚏,鼻流清涕,午后即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有痰,气息稍粗,脘满暖气,不欲纳谷,舌淡,苔白厚腻,脉浮。证属风寒外袭,肺失宣肃之权;食滞于中,胃失和降之职。治以疏表散邪,消痰化滞,以期表里双解。
处方:制香附6克(杵),紫苏叶6克,紫苏子3克,制半夏4. 5克,橘红3克,焦山楂9克,甘草2.4克,生姜1片,葱白3枚。
二诊:药后身得润汗,恶寒发热已退,惟咳嗽痰多,咳甚则气息不平,腹胀,苔淡黄浊腻,脉滑。表虽解而里未和,法当肃肺祛痰,消食和胃。原方去姜、葱、山楂,加杏仁4. 5克,全瓜蒌9克,浙贝母6克,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2剂。
服药当日得大便1次,腹胀消,苔退。药尽后咳嗽即止,呼吸平和,饮食如常。
【按】香附、紫苏叶两药合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其中香附宣通肺气,疏理肝气;紫苏叶开发腠理,祛表寒。两药合用,有理气解表之效。香附、乒叶均走气分,非惟解表,且能行气宽中,善理中焦疾病。清·吴仪洛谓,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 “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 (《成方切本草正义》谓,紫苏叶能“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小儿外感表证,夹痰、夹食者多,两药同用,表里兼顾,内外分消。两药性格平和,务阴之弊,用于小儿较为合适。

wgqm9685 发表于 2016-3-10 18:15:48

前排支持下了哦~

cbfkq 发表于 2019-8-8 01:02:10

春天我把玉米埋在土里,到了秋天我就会收获很多玉米。春天我把老婆埋在土里,到了秋天我就会…被枪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附配紫苏,发表消痰共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