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estcic 发表于 2011-6-20 15:02:14

痢疾

痢疾,是指感染了痢疾杆菌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为主症。同时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脐腹疼痛等。    寒湿痢型    本型因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贪凉受寒,风冷暑湿乘虚而入,以致寒温不化,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畏寒不渴、下痢不止、苔白厚腻、脉沉迟缓。取手足阳明经穴,用泻法。    穴位:天枢 大肠俞 气海 足三里    湿热痢型    本型因外感暑湿疫毒和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外邪与食滞交阻肠腑,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凝滞,脏腑脉络受损,乃致痢下脓血。由于湿和热各有偏胜,热胜伤血,则赤多白少;湿胜伤气,则白多赤少。证见身热、心烦口渴、里急后重、下脓血日数十次。肛门灼热、苔黄腻、脉弦数。取任脉与足阳明经穴,用泻法。    穴位:上巨虚 中脘 气海    噤口痢型    本型多湿热蕴结中焦,秽浊阻于肠腑,脾胃失其升降,而致呕恶不能食,为噤口痢。证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数十行、口噤不能饮食、甚则呕逆、苔干燥、脉大。取手足阳明及任脉经穴,用泻法。    穴位:合谷 中脘 内关 内庭    若赤痢配膈俞、腹痛配公孙,里急后重配长强。    休息痢型    本型因痢疾迁延日久,中虚气弱,正虚邪恋,每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成为休息痢。证见形体消瘦、精神疲困、肢体乏力、胃纳减少、腹痛不甚、下痢绵绵、微有里急后重、脉虚弱无力。取背俞与任脉经穴,用补法。    穴位:脾俞 胃俞 肾俞 关元    若脱肛加灸百会。

loavpca99 发表于 2014-12-26 09:21:01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wmkg5674 发表于 2017-12-8 22:31:29

顶顶更健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