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治则思维
本病治疗以驱虫止痒为主,常内服、外治相结合。蛲虫常踞于直肠和肛门,故外治法很重要,外治多采用直肠给药和涂药法。对病久脾胃虚弱者,在驱虫、杀虫时,应注意调理脾胃。本病要重视预防,防治结合,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四)辨证论治
【证候】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
【辨证】本证以肛周奇痒,夜间尤甚,肛周、大便中见到蛲虫为特征。病初无明显全身症状,因瘙痒难忍,患儿搔抓常令肛周皮肤破溃、糜烂;蛲虫爬向前阴或钻入尿道,湿热下注,见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或尿频、尿急、遗尿;蛲虫寄生日久,损伤脾胃,则神疲,食欲不振,面黄肌瘦。
【治法】杀虫止痒,结合外治。
【主方】驱虫粉加减。
【处方举例】使君子粉杀虫,大黄粉泻下虫体,以8:1比例混合。每次剂量O.3gX(年龄+1),每天3次,饭前1小时吞服,每日总量不超过12g,疗程为7天。此后每周服药1-2次,可防止再感染。
五)病程观察
蛲虫病湿热下注,肛周溃烂,加黄柏5g,苍术5g,百部5g,苦参lOg,地肤子1Og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尿频加黄柏5g,苍术5g,滑石lOg,清热燥湿,利水通淋;腹痛加木香5g,白芍12g,行气缓急止痛;食少,面黄肌瘦加党参1Og,茯苓15g,陈皮6g,砂仁5g,神曲lOg,健脾理气。
(七)预防与调护
1.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预防蛲虫感染的知识,改善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吮晖指,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
3.患儿床单及内衣应勤洗换,并用开水煮沸,玩具等物品可用o.5%碘液消毒,以杀死虫卵。,
4.勤洗肛门,穿满裆裤,防止小儿用手搔抓肛门。 确实不错,顶先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在撸一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