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girls 发表于 2014-9-15 15:31:46

对旅游进行地理集中性的判别

  各陵陵寝建筑均由神道、陵宫及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其中,神道建筑中,长陵的规模最大,保存得也最好。

  长陵神道,约当陵区纵向中轴部位,从陵区前的石牌坊至陵门前其总长达7.3公里。由于其他各陵的神道直接或间接地从该道分出,故又有“总神道”之称。其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布列有石牌坊、三孔桥、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望柱、石像生、龙风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建筑。

  西藏石牌坊,为白石雕刻组装而成的五门六柱十一楼形制的大牌楼。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面阔28.86米,高约12米。坊体各部位比例协调适度,雕工精细。楼顶均作庑殿式,斗拱、瓦垄、勾头、滴水及顶部兽吻造型秀丽。

http://ww4.sinaimg.cn/mw600/e3faf4d5jw1ek8lbtqjhsj20go0b440y.jpg

  俄罗斯石柱上端和额坊上的阴刻旋子彩画,线条柔美流畅。石柱下部的夹柱石四面的双狮滚绣球及云龙浮雕图案尤为精美,反映了皇家建筑壮美华丽的特点。

  牌坊之北,明代曾建有三孔石桥一座。现存残址。再北为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该门坐落在陵区南面的龙山和虎山之间。门顶为单檐庑殿式,红墙黄瓦,石刻冰盘檐,下辟三道券门。

  由于此门建在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显得气势十分雄伟。门前的左右两侧各有一通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是封建帝王尊严至高无上的体现。按照明朝的礼仪制度,谒陵的文武百官至此都要下马步人陵区。

邵又珏 发表于 2018-9-23 22:08:02

: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旅游进行地理集中性的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