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79cc 发表于 2014-11-12 16:09:41

疟疾-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地理分布 疟原虫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流行最广的是间日疟,其次为恶性疟,三日疟患者目前已极少见,卵形疟仅见少数病例。根据流行性质、疟疾类别、媒介按蚊的差异、气候和地形等,可将我国疟疾流行区划分为三大区:

①疟区I,北纬33°以北为非稳定性疟区,即我国的北部,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大部分、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和新疆的部分地区。该区只有间日疟流行。②疟区Ⅱ,北纬25°~33°。间亦为非稳定性疟区,包括贵州、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四川、福建、安徽和江苏的大部分、云南北部、广东、广西、河南、陕西和西藏的部分地区。该区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存在,偶见少数三日疟病例。③疟区Ⅲ,北纬25°以南,平原为非稳性疟区,山区为稳定性疟区,包括云南南部、贵州的南部和西部、广东的大部分、广西、海南、福建东南部和台湾。该区间日疟与恶性疟并存,三日疟有散在病例,海南省山区和云南边境地区恶性疟流行仍普遍,特别是存在抗氯喹疟原虫,成为扩散恶性疟疾的病灶区。

2.疟疾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只有周围血内含有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才是传染源,无症状带虫者由于不易被发现而得不到治疗,因而成为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媒介:

人疟必须以按蚊为传播媒介。全世界传播人类疟疾的按蚊有60余种,有20多种分布在我国,其中影响较大、分布较广者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除通过媒介按蚊传播的正常途径外,全世界因输血等异常途径传播疟疾的病例逐渐增多,这些多属于三日疟病例。

(3)易感人群:

除西非黑人对间日疟有不感受性外,人类对几种人体疟原虫普遍易感。反复多次感染后人可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力。因此由于战争、垦荒或施工,大批易感人群由低疟区迁入高疟区,就容易发生暴发流行。反之,由于人口移动,相当数量的传染源由高疟区扩散到低疟区,同样亦可引起暴发流行。

下一项搜索结果: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约40%的世界人口,大多数生活在最贫穷国家,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在面临危险的25亿人中,每年有5亿多人罹患严重疟疾,并且有100多万人因该病的影响而死亡。在全球,疟疾一年内夺去了上百万人的性命,并使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2亿人生命垂危。疟疾在非洲尤其流行,以致于当地婴儿出生的第一天几乎没有不遭受此种袭击。在南非和撒哈拉郊区九十年代死于疟疾的人数上长了两倍,而其它疾病的死亡率却正在下降。

我国建国6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病人数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2400多万减少到目前的数十万,严重流行区的范围已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各省已消除了恶性疟。但是,由于疟疾流行因素复杂,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另外受流动人口和周边一些国家疫情的影响,2000年以来我国疟疾疫情出现回升,部分地区出现暴发疫情。另外,许多省还受到输入性恶性疟的威胁,根据对全国部分地区的疫情调查结果推算,2004年全国的实际发病数超过74万,2005年全国疟疾报告疫情,21个省(市、区)1168个县有疟疾病例报告。2007年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疟疾报告疫情在2005和2006年连续两年回升后稍有下降,23个省(市、区)1182个县有疟疾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较2006年下降21.9%。但是,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至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上一代人曾希望疟疾能消灭。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取消了这个目标。这种疾病对常用的抗疟疾药物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并且疟蚊对杀虫剂变得有抵抗力。

1、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人群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保护性IgG.但疟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种和株的特异性,而且还有各发育期的特异性。其抗原性还可连续变异,致宿主不能将疟原虫完全清除。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或伴随免疫。

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婴儿血中胎儿血红蛋白不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少见。某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卵形红细胞血症、G-6-P脱氢酶缺乏者等对疟原虫有抗性。血型因素,东非人为Duffy血型,西非人则多为FyFy型,Duffy血型抗原为间日疟原虫的入侵受体,所以西非黑人对间日疟不易感,而东非间日疟一直流行。此外营养好的儿童发生重症疟疾者较瘦弱者多。

4、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


下一项搜索结果: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为按蚊(Anopheles)。按蚊共200种左右,但传疟者并不多,只有吸人血、对疟原虫易感、群体的数量大、生活期较长、子孢子可在其体内发育成熟的蚊种才可成为媒介。而且一种按蚊在甲地起传疟作用,而在乙地则不一定。


3、传播方式绝大多数为,被有传染性的按蚊叮咬后而受染。罕见的情况下经胎盘的先天性感染、输血、麻醉药成瘾的人打麻醉针时针头或注射器消毒不良等均可传染。


4、易感者所有人对4种疟原虫均易感。但黑种人对间日疟敏感性差。原因不明。


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所以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而外地人由于无免疫力,进入全疟区后,不被感染者极少。


疟区的婴儿,降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受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


5.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海拔等。


温度对按蚊的生存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温带地区夏季按蚊滋生,疟疾盛行。冬季按蚊滞育,传疟中断。热带地区,终年存在疟疾的传播和发病。温度对按蚊的影响,包括:雌按蚊吸血后,血在蚊胃内消化的快慢;疟原虫孢子增殖期的长短;按蚊卵巢成熟的早晚。、


海拔超过2,770米即无疟,因为按蚊不能孳生,例如青藏高原。


(2)社会因素除了社会制度根本因素外,大量无免疫力的人员,例如军人工人,进入疟区;水田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如水库等,扩大了按蚊的孳生面积;环境卫生不良,积水过多;过度垦荒或开发森林,减少了野生动物等,都可使疟疾发病增多。


6.发病情况在所有热带病中,以受疟疾威胁的人数与发病数字为最多,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1978年WHO的报告,全球受疟疾威胁的人口和地区.轻度威胁者有15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一亿多,中度或高度威胁者计91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十六亿两千万。


7.地理分布疟疾分布非常广泛,见于北纬60。与南纬30。之间。不同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其分布也不同。间日疟分布最广,见于热带亚热带与部分温带地区,是温带疟疾的主要类型。恶性疟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湿热地区非常普遍,主要见于非洲、印度、东南亚、太平洋诸岛、中南美洲、小亚细亚与南欧等地。三日疟较少,见于非洲部分地区、斯里兰卡与马来亚等地。卵形疟分布地区最小,病例报告来自东非、西非和南美等地。总之,各种疟疾的严重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几乎整个非洲、中美与南美大部。


我国以间日疟分布最广,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恶性疟次之,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以南,以云贵、两广与海南为最。三日疟在长江南北各省均有散在病例。卵形疟只在云南和广东有少数病例报告。
参考来源:
http://www.kkme.net/web?query=%C5%B1%BC%B2

txjyl1952 发表于 2014-11-12 16:10:37

不清楚……

druii 发表于 2014-12-19 14:14:53

恐惧让你论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duxjb 发表于 2015-2-4 03:01:05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pletchernhf 发表于 2015-3-27 06:34:28

这些浮云面前一定要淡定啊!!!

owli5555 发表于 2015-5-21 13:42:15

我的胸口燃起了一团怒火…靠!谁他吗把火柴扔我胸口的?!

ziqjyhSTR 发表于 2015-7-21 16:00:01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啊,千万别谷歌一下,因为你会知道的太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疟疾-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