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鼎互联 发表于 2015-11-20 18:21:25

徐振晔:益气养精补肾法治晚期肺癌经验(下)

徐振晔:益气养精补肾法治晚期肺癌经验(下)
时间:2015-09-0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海滨 王立芳 吕英
    徐振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教授。他提出了益气养精补肾法为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率领团队开展了系列临床与机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徐振晔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经验继续介绍如下。


益气养精、清热和中法结合化疗治晚期肺癌

    全身化疗为Ⅲ~Ⅳ期肺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易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产生腰酸背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纳谷不馨等症状。徐振晔教授提出肺癌化疗治疗过程中“扶正”与“解毒”相结合的原则。其“正虚”主要是肾精亏虚,“邪毒”主要是湿邪或湿热之邪留恋中焦。据于此,徐振晔教授提出了益气养精扶正为主,同时兼清热化湿和胃为佐的治则,研制了抗瘤增效方,能有效地防治这些毒副反应,增强抗癌能力,改善患者体质,促进机体恢复阴阳平衡。


    抗瘤增效方主要由生黄芪、灵芝、姜黄连、制苍术等五味中药组成。本方中制苍术一味,系运脾化湿要药,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特别推崇苍术。苍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黄连,清中焦湿热,燥湿和胃止呕。苍术性温燥,川连性苦寒。徐振晔教授妙用二药,燥湿而不伤阴,苦寒而不败胃。对化疗引起的脾胃失和起到运脾化湿和胃的作用。这是我们有别于国内诸多学者在化疗期往往单用补益之品的治疗法则。通过426例临床观察,疗效明显。


    【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60岁。患者于2006年8月于江苏省南京市肿瘤医院,经胸部CT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两肺转移。遂行化疗两个周期,疗效评价为进展。改予力比泰+顺铂化疗1周期。化疗期间患者胃肠道反应较大,脱发。三次化疗后患者明显食欲减退,精神极度疲惫。患者因惧怕化疗毒副反应,而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仍予力比泰+顺铂化疗加口服中药治疗。


    刻诊:精神疲惫,腰膝酸软,食欲减退,胃脘嘈杂,恶心,口干口苦,便秘,寐可。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癌(原发性,中央型,左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两肺转移。


    治则:益气养精,健脾化湿。


    方药:生黄芪30克,灵芝15克,黄精30克,姜川连6克,制苍术12克,生米仁30克,陈皮9克,枳实15克,瓜蒌仁打30克,川朴9克,鸡内金15克,炒谷麦芽各15克。


    复诊:经予中药调治一个月,患者乏力减轻,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腰膝酸软缓解,再行化疗,结果毒副反应均有减轻。患者完成4疗程力比泰+顺铂化疗,疗效评定为稳定。


    【按】:该患者为晚期肺癌,邪盛正虚,化疗疗效欠佳,且毒副反应大。方用抗瘤增效方加减。方中生黄芪、黄精、灵芝益气养精,补肾生髓,姜川连清热化湿,制苍术运脾化湿,生米仁、陈皮健脾化湿,枳实、瓜蒌仁、川朴润肠通便,鸡内金、炒谷麦芽益气调中,收到良好的疗效。


益气养精、补肾生髓法治肺癌等化疗后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为肿瘤放化疗常见毒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的减少,常因此导致化疗延迟,或者引起感染、出血、贫血等。徐振晔教授首次提出补肾生髓法治疗肿瘤骨髓抑制,并从病因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研究。


    他指出: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辨证多为肾精亏虚,损气、耗津(精)是其渐进发展的连续过程。徐振晔教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确立了益气养精补肾生髓的立法原则治疗肿瘤化疗骨髓抑制。他认为,补血当填精,补血当益气。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及骨髓抑制病机和转归研制而成双黄升白方,方由生黄芪、黄精、天花粉、骨碎补、女贞子等中药组成。


    双黄升白方取其补肾养精、坚固骨髓之义。方中妙在天花粉一味,性味苦、甘、酸、凉,入肺、胃经,具清热生津升白,消肿排脓之功。双黄升白方取其清热生津之义,可助清除放、化疗邪毒火热之性。又可制约黄芪、骨碎补等药的温燥之性。


    双黄升白方1995年制成院内制剂,应用至今,临床用于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取得了较同类中西药更好的临床疗效,对III°骨髓抑制亦有明显疗效。系列研究证实该药不仅具有促进骨髓细胞周期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联合化疗能抑制肺癌肝细胞的作用。


    【典型病例】


    狄某,男,45岁。患者2000年2月体检发现左肺占位,胸部CT检查示“左肺占位,右肺小结节”,气管镜检查找到腺癌细胞。于外院行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2疗程,化疗后出现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白细胞最低1.0×109/L,曾注射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注射后周身酸痛明显。2000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因考虑患者化疗后病灶较前减小,疗效较好,遂于2000年4月29日于复行NP方案化疗1疗程,2000年5月10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8×109/L,患者拒绝应用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要求中药治疗。


    此证属肾精亏虚、脾胃不和。治拟补肾生髓,和胃止呕。


    处方:1.双黄升白颗粒,每次30克,每日2次,口服。


    2.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9克,姜竹茹9克,制半夏9克,茯苓12克,瓜蒌子30克,鸡内金12克,炒谷麦芽各15克,水煎,每日1剂。


    二诊(2000年5月15日):患者精神较前明显转佳,腰膝酸软较前减轻,纳食增加,大便通畅。舌苔仍白腻。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9×109/L,中性粒细胞3.2×109/L。双黄升白颗粒减半应用,汤剂加苍术9克运脾化湿。随访半年,患者复行化疗3疗程,化疗期间坚持服用双黄升白颗粒,白细胞最低3.2×109/L,中性粒细胞2.0×109/L,加量应用后白细胞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且化疗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明显减轻。


    【按】:双黄升白颗粒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是徐振晔教授治疗肿瘤化疗骨髓抑制的经验方药,组方以补肾生髓为主。骨髓属于中医“髓”的范畴,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血的虚实。《内经》指出“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类经》指出:“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故肾精充足,才能“气血皆从”;反之,肾精不足,骨髓枯竭,则气血生化乏源。因而,在骨髓抑制的治疗中,补血为治其标,更重要的是补肾生髓以治其本。


补肾破瘀、通络止痛法治肺癌等骨转移疼痛

    癌症骨转移是继发性骨肿瘤的一种,在中医里属“骨疽”“骨痈”“骨蚀”等范畴,《外科正宗》中提到:“其患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硬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古代医家大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肾精亏损及凝血瘀阻有关。徐振晔教授认为恶性肿瘤骨转移属于中医络病范畴,其病机是肾精亏虚,络脉瘀阻,致使骨中络脉痹阻而发为骨痹。


    骨痛安方以中医补肾坚骨为理论指导,以补肾养精,破瘀通络为治则,是徐振晔教授和胸科医院中医科金长娟主任共同总结的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经验方。骨痛安方由骨碎补、炙蜈蚣、自然铜、制草乌等六味药组成。


    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止痛,是治疗肿瘤骨转移的常用药,《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足手不收,上热下冷。”实验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均有促进作用,具有抑制破骨母细胞向多核破骨细胞转化的作用。蜈蚣具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自然铜散瘀止痛,活血止血,《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研究表明自然铜能够提高骨折组织钙、磷水平。草乌生药制剂、乌头碱、次乌头碱对用电刺激鼠尾法或热板法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镇痛作用。六药合用,具有补肾祛瘀,通络解毒止痛的功效。


    【典型病例】


    倪某,女,57岁。患者2013年9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2013年10月11日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团块灶,两肺散在弥漫性粟粒影,MT待排。脑MRI:脑内多发转移瘤,未见明显水肿。2013年10月12日中山医院左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图片见恶性肿瘤细胞,倾向转移性腺癌。核磁共振:颈胸腰骶椎髂骨多发转移。肿瘤医院ECT提示:颅骨、胸骨,颈、胸、腰多个椎体,多处肋骨,骨盆,右股骨大转子多处转移。后行天晴依泰骨保护治疗至今。2014年7月21日就诊于我科,症见:周身疼痛较剧,腰背尤甚,乏力,咳嗽咯白黏痰,时有头晕,纳欠佳,二便调,夜寐欠安。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证属肺脾气虚,肾精亏损、骨络瘀阻。治拟益气养精补肾,化瘀通络止痛,解毒散结,四君子汤方合骨痛安方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杏仁9克,芦根30克, 枇杷叶12克,石见穿30克,石上柏30克,蛇六谷30克,陈皮9克, 黄连6克,黄芪30克,炙蜈蚣3克,自然铜9克,制草乌9克,制川乌9克,淫羊藿15克,骨碎补12克,鸡内金12克,稻芽15克, 麦芽15克,天葵子30克,大枣9克。一直以此为基础加减,服用至10月初。


    2014年10月10日肿瘤医院复查ECT:全身多处骨M治疗后颅骨病灶较前好转。2014年12月4日患者诉周身疼痛明显好转,咳嗽咳痰较前缓解,仍时有头晕,稍有口干,二便调,夜寐安。舌质淡红稍黯,苔少黄,脉细。前药合度,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治疗至今,患者疼痛程度稳定。


    【按】:本例为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正气大衰,而邪气残存。“肾主骨生髓”,以补肾养精治其本,又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治其标,标本同治、虚实兼顾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徐振晔教授认为,本证属虚实夹杂之证。患者久病及肾,络虚不荣,骨失所养,故不荣则痛;又久病入络,脉络瘀阻,不通则通。同时,又因患者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布散,肢体失养,则乏力倦怠;脾失运化,故纳谷不香。四诊合参,肺脾气虚,肾精亏损,骨络瘀阻,复证复治。(责任编辑:高继明)

fcxmo 发表于 2016-7-15 10:19:53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黎助炭 发表于 2017-5-30 04:38:27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illumouth 发表于 2018-6-16 11:07:37

楼上的你说你来?

mwlx4023 发表于 2019-7-17 16:02:30

占坑编辑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振晔:益气养精补肾法治晚期肺癌经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