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无殇 发表于 2015-11-20 18:22:37

张士舜:治咳嗽案

张士舜:治咳嗽案
时间:2015-09-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袁素
    【验案赏析】


    赫某,女,40岁,1974年生,2014年11月14日初诊。就诊时令:立冬。


    患者主诉咳嗽,黄痰,伴有咽痛,鼻塞2个月。患者于2个月前因妇科手术而抵抗力低下,感受外邪,开始出现咳嗽、咳吐黄稠痰、咽痛、面色无华,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滑数细,输各种消炎药后效果不明显。既往有“老慢支”病史。


    辨证:风热犯肺,肺内热盛,肺失宣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治以鱼腥草汤合二生汤加减。


    方药:鱼腥草50克,桑白皮30克,黄芩10克,陈皮10 克,川贝(打)30克,杏仁10克,生半夏(先煎90分)30 克,生南星(先煎90分)30克,青黛(包)10克,蛤粉(包)10克,前胡10克,紫苑10克,炙杷叶30克,北沙参15克,寸冬15克,生甘草30克,水牛角丝(先煎30)20克,重楼20克,白英2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3剂后,黄痰、咽痛消失,现症见咳吐白黏痰,流清涕,怕冷无汗,鼻塞,舌淡苔白,辨证属于外寒内热,表实无汗,方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二陈汤、射干麻黄汤加减。


    调方为:炙麻黄10克,连翘30克,桑白皮30克,川贝(打)30克,杏仁10克,白芷20克,陈皮10克,清半夏30克,云苓30克,生甘草10克,荆芥10克,川芎5克,桂枝5克,射干10克,辛夷10克,青黛(包)10克,蛤粉(包)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5剂后,面色好转,感冒症状好转,但自觉咳嗽轻,咳白黏痰改为咳吐白稀泡沫痰,伴有口苦,脉滑数,舌淡苔白腻。证为外有风寒,肺有痰饮,以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5克,生姜3片生半夏30克,生南星30克,葶苈子20克,桔梗5克,鱼腥草30克,紫苑20克,荆芥10克,前胡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10克,黄芩5克,重楼20克,白英2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症状均大为好转,痰少,为少量稀痰,轻咳,以经验方气管炎汤收尾,调方如下:当归10克,川芎10克,川贝30克,杏仁10克,陈皮10克,清半夏20克,云苓10克,生甘草10克,桑白皮30克,青皮10克,五味子10克,炙麻黄10克。4剂,水煎服,日1剂。


    五诊:诸症皆消,继服4剂巩固治疗。


    【按】:张士舜主任医师总说“有是证,用是药”,有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


    此病人一诊为黄痰,考虑肺热,重用鱼腥草清肺热,生南星、生半夏化痰止咳,重楼、白英抗炎,水牛角丝清热,方中用到止嗽散、黛蛤散以清肺止咳。二诊时变为白痰,方中涉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二陈汤、射干麻黄汤、黛蛤散诸多方剂,关键是取方剂中的精华部分,疗效极佳。三诊患者脉象为滑数,中医讲滑脉主饮,数脉主热。舌应红,但是此患者为淡白舌,无热象。并且患者有口苦症状,考虑仍有肺热。属于脉象不符,但吐白稀痰,为水饮射肺,用小青龙汤加清肺热药。四诊为少量稀痰,属于外感咳嗽,加炙麻黄,久咳必肺虚,加五味子以敛肺。最后以气管炎汤(张士舜自创方)收尾,症状全消。(责任编辑:高继明)

illumouth 发表于 2016-7-17 07:40:25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ipdjb 发表于 2017-6-2 09:18:36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昉中满城 发表于 2018-6-18 14:37:07

不以风骚惊天下,就以淫荡动世人

idhb8423 发表于 2019-7-19 12:26:34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士舜:治咳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