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仔 发表于 2015-11-20 22:28:01

《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
时间:2015-10-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庄长兴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首次将病因分为三类,可谓是最早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正式提出三因学说,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但笔者在学习这条条文时,心中始终有个疑惑,这里的“内所因”和“外皮肤所中”是否有误?


    《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发展过程:外邪先侵犯皮表,然后通过经络入舍于脏腑。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撰用素问……”而成的,《伤寒论》很明显的带有《素问?热论》中“三阴三阳”的影子,因此,这里的“经络受邪,入藏府”,完全符合外感病的发病过程;另外,仅根据“受邪”两字,很明显应该就是“外皮肤所中”的范畴;至于“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简而言之,就是“血脉不通”,并未言明是外邪所致,因此,个人认为这个划归“内所因”更合适(确切地说,这个应该是病机而非病因,后世陈无择将“七情内伤”归为内因,感觉会更直观些)。


    也就是说,这条条文应该更正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外皮肤所中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内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样更合理些。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虽然都是脱胎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但是,《金匮要略》的研究热度远不如《伤寒论》。有些《金匮》注家在注解条文往往都是随文衍义,缺乏怀疑精神,本文仅就其中的“三因观”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见仁见智。


(责任编辑:高继明)

lwsyp 发表于 2015-12-19 00:06:07

希望各位和我一样创业的朋友,在这个路上,我们一起为明天奋斗。

owli5555 发表于 2016-1-17 01:07:14

正是女人对商场的爱,才使商场变得越来越精彩。女人是商场的救星,每个商场的门口都应该用最大的字留:感谢女人。

何知叫 发表于 2016-2-15 04:34:08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qiuxiuo123 发表于 2016-3-15 23:22:28

他是个德鲁伊,他喜欢大自然,他喜欢一切花草树木…他最后因为车祸,成了一名植物人。

gopa7574 发表于 2016-5-1 03:44:07

有一只羊在唱歌: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个羊肉串,再串个羊肉串…

夏采佻yv 发表于 2016-6-3 22:57:37

我不能给你幸福,但可以给你舒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匮要略》三因观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