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问题
细菌耐药性问题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杨鸿智博客yanghz70.blog.tom.com
网址:http://blog.tom.com/blog/blogindex.php?username=yanghz70
邮箱:yhz968@sohu.com
《目录》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转座子”基因是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本质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突变
一基因概念的历史及其发展
(一)基因作为遗传性状的抽象符号
(二)“三位一体”基因概念的形成
(三)基因化学本质的研究
(四)20世纪40年代以前细菌遗传学的落后状况
二卢里亚和细菌基因随机突变的证实
(一)卢里亚生平的简单介绍
(二)卢里亚发现细菌基因随机突变的具体过程
(三)德尔布吕克与噬菌体研究小组
三卢里亚传记《熊掌与鱼—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精神历程》
四细菌基因突变研究的现代内容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
(二)基因结构的改变方式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1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 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5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四)基因突变的原因
第三节“转座子”基因
一“转座子”基因的概念
二麦克林托克的生平和发现“转座子”基因的过程
(一)麦克林托克的玉米实验
(二)遗传学与细胞学的联姻
(三)转座概念的浮现
(四)Ac-Ds转座系统
(五)从误解到理解
(六)钟情于经典遗传学方法
(七)不同于分子遗传学的独特视角
(八)打开了通往分子遗传学的另一扇门
三介绍《情有独钟——麦克林托克传记》
(一)谈家桢序
附:谈家桢介绍
(二)伊夫林•福克斯•凯勒序
(三)摘录书中的两个章节
1 《第九章:不同的术语》
2 《第十二章:情有独钟》
四细菌遗传物质的现代研究
(一)细菌的染色体
1 细菌染色体的结构
2 细菌染色体的复制
3 细菌染色体在遗传工程中的作用
(二)质粒
1 质粒的大小和数量
2 质粒的结构
3 质粒的表型效应
4 质粒的复制
5 质粒的转移性
6 质粒的不相容性
7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
(三)转座子
1 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2 转座作用的机制
3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四)基因工程的兴起
(五)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质粒在其中的作用
第四节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产生及其严重性
一抗菌素出现前细菌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
(一)霍乱
1 霍乱的八次大流行
2 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
3 关于霍乱的研究工作
4 霍乱研究的现代认识
5 霍乱让人们改变日常卫生习惯
6 《霍乱时期的爱情》记录世俗爱情的荒谬
(二)全球阻击结核杀手
1 顽强抗争:治疗结核要“当场抓获”
2 人类收获:控制结核:公共卫生重大突破
3 历史佐证:《茶花女》中的病态美
4 结核病控制最佳策略
(三)鼠疫
1 鼠疫三次全球大流行
2 对鼠疫的研究工作
3 鼠疫的现代认识
4 隔离办法最有效
5 鼠疫引发卫生革命
6 《十日谈》记录瘟疫
7 不卫生应人人喊打
(四)斑疹伤寒
1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斑疹伤寒
2 斑疹伤寒对拿破仑进军俄国失败的影响,
3 第一次大战时斑疹伤寒的流行情况
4 关于斑疹伤寒的研究工作
二介绍美国医生刘易斯•托马斯
(一)《细胞生命的礼赞》的译者序
(二)《水母与蜗牛》的译者序
(三)《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序言:
推荐《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
(三)刘易斯•托马斯自己讲述写作医学散文的经过
摘录自《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一书的
《小品文和盖阿理论》
三关于抗菌素伟大意义的描述
刘易斯•托马斯:《医学的历史教训》
四耐药性的出现与发展
(一)抗生素耐药菌的发展相当迅速,
(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三)抗菌防线一再后移
(四)滥用抗生素等于替超级病菌打江山
(五)病菌遗传演化速度比高等生物块
五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及成因:
(一)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原理
1 基因突变(染色体中介)
(1) 灭活酶的形成
(2) 细菌外膜透性的改变
(3) 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4) 其他
2 质粒的传递
(1) 转化
(2) 转导
(3) 溶原性转换:
(4) 接合
(5) 质粒与传递:
3 转座因子: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2)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3 喹诺酮类药物
(1)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六解决抗药性的新途径。
(一)开发新药。
(二)进行耐药质粒消毒的研究。
(三)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最有效的药物。
七世界卫生组织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摘要)
(一)实施纲要
(二)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产生耐药性的关键所在。
1世界各地过度使用,尤其是针对轻微感染过度使用
抗菌药物;
2因缺乏合理治疗而滥用;
3因资金短缺不能完成疗程而导致用量不足。
(三)干预概要
1病人和公众、医生和药剂师
2 医院
3抗菌药物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
4各国政府和卫生系统
5药物与疫苗的开发
6遏制耐药性的国际性干预
八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上的二篇文章
(一)耐药球菌感染现状和合理治疗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
(二)感染病的现状与未来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翁心华
九总结:
(一)用抗菌素无法战胜细菌
(二)刘易斯•托马斯关于细菌的论述
1 《细菌》
2 《论疾病》
看文章内容请到:
杨鸿智博客yanghz70.blog.tom.com
网址:http://blog.tom.com/blog/blogindex.php?username=yanghz70
《后现代理论医学临床》栏目,找文章《细菌耐药性问题》
或者直接到下面网址:
http://blog.tom.com/blog/blogfileindex.php?directoryid=384189&bloggerid=686301&page=3&date=
找文章《细菌耐药性问题》
感谢关注!
人老皮肉松、干啥啥不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