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居士 发表于 2006-10-14 21:38:58

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


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
    滋阴以降火,补阴以制阳,其理易明,医多知之而习以为常。但是,补阳以生水,温阳以益阴,当明阴阳互根、精气互生之理。阴液的滋生,离不开阳气的推动、激发、气化。阴液亏耗者,纯用火剂滋阴之品,往往腻滞不畅,而有碍吸收和化生。若在补阴剂中适当加入阳药,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即“补阳之可以生水”的道理所在,亦为“阴阳相济”的运用范例。溯其源,实由《内经》“从阳引阴”理论发展而来,对后世论治阴阳虚损诸病,具有深远影响。

蒋新民 发表于 2006-10-15 10:52:05

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

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
   滋阴以降火,补阴以制阳,其理易明,医多知之而习以为常。但是,补阳以生水,温阳以益阴,当明阴阳互根、精气互生之理。阴液的滋生,离不开阳气的推动、激发、气化。阴液亏耗者,纯用火剂滋阴之品,往往腻滞不畅,而有碍吸收和化生。若在补阴剂中适当加入阳药,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即“补阳之可以生水”的道理所在,亦为“阴阳相济”的运用范例。溯其源,实由《内经》“从阳引阴”理论发展而来,对后世论治阴阳虚损诸病,具有深远影响。
上文需熟记。补阴剂中适当加入阳药,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這在用经络图示分析上多以气阴不足、穴质无反应时可用补气温阳类药为“阴阳相济”的运用范则、注意无穴质反应。臟腑无瘀滞时可用温补助阳。

txjyl1952 发表于 2015-1-26 08:42:47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