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终于看完了聂老的文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的确,学习中医的时候,有这样的疑惑,不知道其他的科班生是不是也遇到过,在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学完了,懂辨证了,这样的证反应了什么,那样的证反应了什么,似乎都明白了,到了学中医内科学的,哦,这个病这个证型有什么什么样的症状,怎么怎么辨证,那个病有什么什么样的症状,怎么怎么辨证,一点也没错,但是,到了临床,问题来了,哪个病会那么乖啊,会和教科书上说的一样,老老实实的把所有的症状表现出来让你来辨证啊,于是,麻烦了,这个证该怎么辨?哪个是主要的症状,哪个是附属的症状?完全没有头绪,把所有的症状都辨一次,得出结论总不能很顺心的一致,万花丛中,迷了双眼.
读了许多医籍,医家总是很潇洒的说,你怎么怎么样,此乃由于什么什么,属什么什么,该如何如何治疗,那个你怎么怎么样总不会很多,不会很长,挺醒目的,是那个病人只有这一种症状么?肯定不是,那么这关键的一点,他是怎么抓到的呢???
确实,有时候,一个病需要辨许多的症状才能确定一个证,但有时候,却只要一个症状便能确定一个证,那么区别这两者的关键是什么???
很理解聂老说的,有局部病变引起全身平衡失调的,也有全身平衡失调引起局部病变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病因???我觉得作为辨证论治是应当能辨别这两种情况的,而且还有关键点可以抓,刘力宏老师的书上提到了关于病机的看法,我觉得病机是否可以算是这个关键点,让我们从万花丛中看到那点绿色的那个关键点呢???
或许这个关键点靠临床的经验积累能触及得到,但肯定是不够的,不然蒲老为何在行医颇有名气的时候,反而闭关三年,再读古籍呢???说明掌握这个关键点,除了经验的积累,还要理论上的贯通~~~~~~
最后,辨证论治这个概念,大家怎么个理解,也许也都有差别吧~~~~
[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感谢版主的支持![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治病先求本[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感谢军民软件版主的关注![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很好.深受教益.[原创]对五十年中医学术的根本挑战——症与病的探讨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天,可否这样理解,中药对于人体本身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人体气血来达到虚则补、实则泻的效果,这样我觉得似乎可以对同一病症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都有效。也就是说病总是外邪,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无论什么药,只要提高了人体正气,则病邪自然消退,对外则表现为治疗的效果。晚生后辈,对中医了解不深,多请各位前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