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伤寒】甘草泻心汤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
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
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
也,甘草泻心汤主之。C166
甘草泻心汤方
下余痞作腹雷鸣 甘四姜芩三两平
一两黄连半升夏 枣枚十二神效呈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论述误下胃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不论伤寒也好,中风也好,都应该发汗,.医反下之.,这是治疗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就伤了脾胃之气,所以.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腹泻还是很严重的,每天有数十行,就是下利为重。上边我们讲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没强调下利的严重性,这个突出了.下利日数十行.,就是腹泻是非常地频繁。腹泻非常地频繁,就是脾气的下陷,脾气的不升,脾气的不得运化。可以想象,脾就更虚了,所以.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脾胃的消化的功用降低了。一天总这么拉稀,他受得了吗?所以消化不良,出现了心下痞硬而满,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所以.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由于饮食不化,胃气不和,胃里总有一些潴留的食物,就有.干呕,心烦不得安.。这是胃气不和的一个现象。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医生一看这个人虽然是下利了,心下还是痞硬,误认为这个病不尽,胃里还有一些凝滞、邪气,怀疑第一次下得不干净、不彻底,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诊断,.复下之.,.复.当作.又.,又用下法,.其痞益甚.,是越泻下,心下痞就更甚了,为什么?.此非皆热.,因为这种心下痞不是热的凝结,不是阳明胃家实。
.但以胃中虚.,.但.就是因为胃里虚了,.客气上逆.,客气.就不是.正气.,正气叫主气,客气就是消化不良的那些食物,那样的一些东西使胃气不和了,说.故使硬也.,心下、心里发硬。这是张仲景在临床上看到的实际情况。由于心下痞,心下痞是按之软,是一个虚性的脾胃之气不和的问魉。这个当医生的就是一次泻下,第二次又泻下,就是虚证当作实证来治了。这是张仲景亲眼看见的,从他的记录来看,这不是一个个人写文章编的,可能是一个临床的记录。
怎么办?用甘草泻心汤。因为这个人大便拉稀,纳呆,大便越拉,脾气越虚、胃气越逆,所以要用甘草。甘草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使心下的痞硬得以解除,这个药侧重于补中焦之虚。所以原方用四两甘草,以甘草为主,甘草的剂量要加大了。针对什么?针对.大便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来的。这个方子没有人参,后世的一些医家,甚至是其他的一些书都有人参。由于这个方证由.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而又.复下之,其痞益甚.而成,所以
应该加人参。
甘草泻心汤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应该掌握什么问题?就是心下痞而又腹泻严重。这是一点。另外一点,有.心烦不得安.,突出心烦。.心下痞硬而满.,痞和下利成正比,是下边下利越多,.心下痞硬而满.也越重,还有.心烦不得安.,抓住这些证就可以用甘草泻心汤了。甘草泻心汤治脾气虚而客气上逆,所以古人管它叫.客气上逆痞.。什么叫.客气.?就是胃里消化不好的水谷之气的上逆。所以口腔黏膜溃烂,有的时候前阴黏膜也溃烂,有时候肛门也溃烂,有一股味,有味就不好。有的西医同志跟我说这个病总不好,还容易癌变。这是甘草泻心汤。
:victory::P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新华社消息,我国著名床上极限运动员XX自5月20以来,体温屡创新高,在X月XX日更是创造出历史最高成绩---40。5度,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