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心 发表于 2012-6-1 17:06:35

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治愈梅核气(何世英医案)

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治愈梅核气

骆某,女,54岁

初诊:1983年9月21日

主诉:去年10月中风后感咽部堵闷,语声低微,唇舌麻木,口燥而苦,咽干少津,无食欲,口中和,曾服中药二百余剂,无明显效果

诊查:舌质暗红,舌面干光,脉沉弦细数

辩证:中风之体,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兼有血瘀

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

处方:茺蔚子15g桃仁10g红花10g花粉10g

      佩兰10g麦冬10g石斛10g知母10g

      元参10g金果榄10g锦灯笼10g佛手花10g

      炒麦芽10g六剂



二诊:口苦有所减轻,食欲略增,唾液亦有所增加,说话时仍觉咽部堵闷,午后感觉疲劳

处方:佩兰10g炒麦芽10g香橼10g枇杷叶10g

      麦冬10g石斛10g生地10g元参10g

      茺蔚子15g桃仁10g红花10g花粉10g

      知母10g川贝10g七剂



三诊:药后未觉效果,考虑为减去金果榄、锦灯笼治标之剂所致,仍当标本兼顾

处方:青黛5g诃子10g金果榄10g元参10g

      麦冬10g佩兰10g桃仁10g红花10g

      炒麦芽10g知母10g花粉10g香橼10g

      锦灯笼10g十四剂



四诊:上方药服第五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说话清晰有力,一改过去低微音调。口燥、咽干、口舌麻木均大轻,咽部堵闷感消失,食欲减增进,饮食已有滋味,精神转振,舌质由紫暗而干转为色红,仅舌心尚微糙。脉由沉弦转为沉缓。根据脉证,显系气机通畅,阴津来复上承,药既中病,治则不变;但可去活血化瘀之药,更增益阴生津之力

处方:炒麦芽10g诃子10g花粉10g金果榄10g

      元参12g知母10g麦冬15g青黛5g

      锦灯笼10g陈皮10g十四剂

txjyl1952 发表于 2014-10-8 12:40:27

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

fengfeng战 发表于 2015-8-6 23:20:47

呵呵。。。

bonefzy 发表于 2016-4-13 14:27:14

有道理。。。

夏采佻yv 发表于 2017-2-23 00:35:00

起那么早干吗?酒吧还没开门呢!

canyushi 发表于 2018-3-8 17:59:46

露珠湿沙壁,暮游萧寂寂…

fhrsq 发表于 2019-4-23 19:43:51

不错值得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治愈梅核气(何世英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