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屠金城对湿病的辩治
老中医屠金城对湿病的辩治全国著名中医屠金城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尤以擅长治湿病而独树一帜。他认为:“百病多因湿作祟”。尤其近几十年来,地理位置的变化,天时气候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各方面的改善,大量的摄入高深厚味、高脂肪、高蛋白、高级补品等,致使人体在某种程度上承受不了而出现脏腑功能失调,致生疾病。湿邪为患不外两途,一者自外而感,湿邪浸人之肌表、皮肉、经络、筋脉、轻则流注关节,重则深入脏腑。二者湿自内生,多由饮食不节、寒热不时、精志不调、损伤脾胃。又因人体禀赋不同,阴阳盛衰各异。屠教授认为:湿邪为病,其因颇多且杂,临证时要抓住“湿”这一主要致病因素。非风寒之邪、施以辛湿,得汗而解;非温热之邪,投与内寒,热退身凉。治疗关键在于运脾醒神;宣肺肃降;温肾利水。
一、寒湿型:
水寒射肺:主症喉中痰鸣若水声、痰白清稀、胸闷气粗、苔白脉弦。治以温肺散饮,射干麻黄汤加减。
水因中州:胃中虚冷、口淡肢凉、肠鸣旗胀、大便稀溏、苔白脉缓。治以温中蠲饮,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
水湿上凌:心悸头眩、恶心欲呕、躺卧不安、胸闷口干、苔白、脉弦滑。治以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水湿泛溢;体倦身重、浮肿尿少、胃腹胀满,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偏上半身肿牵及头者,治以防己黄芪汤;偏于下半身牵及腹部肿大者,实脾饮加汉防己、乌药、肉桂心、商陆、摈榔。若一身皆肿,可用疏凿饮加减。
二、湿热型:
肺蕴湿热:胸憋咳痰量多粘稠臭秽、气粗燥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鱼腥草、竹沥水、胆星、败酱草、柴枳实。
肝胆湿热:胁肋胀痛、口干苦且粘、恶心头晕、面色萎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茵陈篙汤合并龙胆泻肝汤加减。
脾胃湿热:胸闷不饥、午后身热、恶心欲呕、头重身倦、舌红苔腻、脉滑或濡数。温重于热者,三仁汤合藿佩夏苓汤。热重于湿者,甘露消毒丹加青蒿、地骨皮、栀子。
温热内蕴、血虚瘀滞:面色黧黑、肌肤不华、身重麻木时有刺痛,口干发腥,尿少便干,胸隔腻满、舌暗或瘀斑苔腻或滑,脉滞涩。治以大黄*虫丸加泽兰叶、水红花子、生花、阿胶、赤子豆、凌霄花、鸡冠花。
老中医屠金城对湿病的辩治
屠金城护国寺中医医院
屠金城,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北京市通州区人,1923年6月出生,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历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十届人民代表、市劳动模范、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评审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
屠老少怀远志,读书颖悟,1944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后拜名医孔伯华为师,随其佐诊长达11年,直至孔老病逝,又承蒙萧龙友、翟文楼等名医点教,精通医典,深得奥旨,为本人60年的医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功底。屠老融汇先师卓见,博采名家之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辨证思路和医疗体系,以治疗肝胆、脾胃、温热病、湿热病为特长。
他主张治肝病(如肝硬化)当以解毒利湿、益气扶正,软坚化结为法,慎用大剂量破血行气之品;治脾胃病(如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炎)宜醒脾和化,抑酸生肌,慎用补滞脾之药;治温热病(如高热口渴脉洪大)宜清热泻火,当以养阴保津为第一要义;治湿热病(如长期发热)宜化湿清热、凉血解毒。在治疗疑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症、妇科崩漏等方面亦颇有建树。屠老善于总结,曾先后在《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中医杂志》、《北京中医》等多种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主要著作有《孔伯华医集》、《全国名老中医汇编》、《奇方妙术》、《当代中医名家丛书》、《屠金城临床经验》等。
老骥伏枥,屠老白发苍苍依然坚持应诊,教授徒弟,为启扬祖国医学,造福后人而辛勤耕耘。
老中医屠金城对湿病的辩治
孔伯华、翟文楼是京城四大名医,得其真传不枉为医矣。老中医屠金城对湿病的辩治
如此名医?!!!! 帮帮顶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