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子 发表于 2004-4-22 22:13:54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提要
   方书所载之症治,与人以规矩;医案所记之验案,示人以活法。吾人习医固宜以《内》、《难》
《甲乙》筑其基,仲景及后贤治疗各书致其用,尤宜广阅名家医案,以明变化,不然,墨守成法,执
方临病,岂能收覆怀之效哉!《许氏医案》一卷,许恩普先贤逐年之验案也。断证如折狱,处方若
用兵,且言简意赅,一目了然,洵为医林之羽翼,后学之楷模,爰刊行世,想同道诸公亦必先睹为
快乎。
许氏医案
   己丑年,京畿道胡贷青病剧,延余诊视,
舌黑,谵语,不省人事,诸医均以为实热实结,
拟用大承气汤。余诊脉,洪而无力,不渴,复以
姜片擦舌即淡,症若伤寒,化为虚热,拟用人
参竹叶石膏汤。一服便行见效,加减数剂而
愈。后月余,舌退一壳,如枳壳,即书中所谓六
十样舌中之銕甲舌,阴亏也。设症不辨虚实,
则死生反掌矣。
   己丑,工部员外杨味春夫人吴勤惠公小
姐产时搐搦,不省人事,集医治,以肝风不效。
适夫人嫡堂兄吴纯甫太守进京,引见与余,父
子世交,延余诊视。脉虚,知为血晕非肝风也。
先用韭菜根置两壶中加醋煮开,以壶两嘴对
两鼻孔热气熏之,立时生男,苏醒,拟以当归
参芪千金汤服之安。然继而胞衣不下者一日,
合家惊惶,余着寻鸡头、菱叶,撕破,加炒皂刺
三钱,同煎,服之。时许,胞衣随恶血分碎而
下,安然无恙矣。
   己丑,候选通判缪仲勉少君伤寒,他医误
为瘟疫,重用凉药,以致病剧,卧床两月,痰喘
欲绝。延余诊视,脉沉濡而滑相等,尚可挽回,
拟以生脉散加半夏杭芍服之,见效。数服即能
饮食,治理数月,两腿不能伸屈站立,其母祗
此一子,不胜情急,询余曰废否?余曰:以脉缓
和无力,不至残疾。即用十全大补汤加杜、牛
膝,下注三阴,并令捶打以舒筋血,又两月全
愈矣。
庚寅年,户部员外宝源局监督胡吕瑞少
君泊生鹾尹壶相小产,胎不下者十余日,诸医
均以攻代之药,胎更不下,而疼如绞,命在旦
夕。延余诊视,脉濡,以体素弱,加以小产误服
攻伐,重伤气血,以致血竭而胎不下。以十全
大补汤加重以助气血,加朴硝一钱以化死胎。
即下,去硝,用生化汤加参芪以扶气血,数服
而愈。
   壬辰,胡吕瑞部郎痢疾,昼夜百余次,汗
出如流,年逾五旬,诸医均以年老气血就衰,
将脱之象,重用参芪等药,而痢反剧。延余诊
视,脉急有力,寒化为邪,照《内经》初痢用清,
久痢用固之法,拟以黄芩汤加减,以扶正清
热。胡不敢服,强而后可,一服见效,数服减
轻。满月后用,真人养脏汤加减,滋阴固摄之
剂,数服遂愈。辛卯,刘仲良太史夫人比部段
少沦之胞妹,因观剧夜深,衣单卒中痰迷,齿
脉均闭,便溺俱遗,心窝微存一息,针不出血,
诸医束手。延余诊视,曰:症有七不论脉,此其
痰闭之一也。系受风寒痰闭,便溺俱遗,亦非
五脏绝也。手未撒,发未指,面未如妆,汗未如
珠,尚可挽回。幸假至契,深信不疑,拟以小续
命汤,三生饮,再造丸合参加全蝎等药,以扶
正气,逐风化痰,行气和血。以口闭药不下咽,
用乌梅擦牙,竹箸启齿,小壶呷药,时许即呼
妈矣。医治三日方苏,月余遂愈。
   胡公度待御之仆,某年弱冠,在京出痘,
色紫周身无缝,登屋狂叫。延余诊视,脉洪实
有力,舌苔黑知为热邪。拟归宗汤加减,以去
热邪燥粪遂安。复拟犀角地黄加减,清热透
发,数贯脓结痂而愈,变为麻脸,非旧日面目
矣。又有厨夫某,中风不语,他医误以瘟治病
剧。延余诊视,脉细,知系卒中。拟以小续命
加参芪一服,即大呼曰:何不早服此药也?又
大同居东沈智泉中风,亦用此药加减而愈。又
水部正郎杨紫沧中风,亦用此药加减而愈。又
内务府科房王寿龄母中风,亦用此方加减,而
愈。又给谏洪良品中风亦用此方加减,寿延二
年。故后哲嗣鸿卿明府向云误信,人言以年老
气衰,将余初拟方内羌活、独活、防风未用,以
致病未除根也。其余贫民无名之人,不可胜道
也。
   唐春卿阁部堂于壬辰秋患背寒如冰,难
以转动月余矣。延余诊视,少阳弦紧,太阴紧
急,知系两经外感,汗未解澈之伏邪,拟以柴
平散加减,以和解之。唐公以为体素虚弱,他
医用参芪姜附重剂,尚不能愈,而以此和解,
可乎?余曰:譬如盗贼伏于家中,不开门驱逐,
害焉能除?请姑试之。一服见效。唐曰:十日
后天坛当差,能否?余曰:可,复拟滋养之剂,
数服大愈,果应差矣。
   刘次方于庚寅年为巡街御史时,相召宴
饮,余赴道谢,言未曾面,何见爱之深也?刘
云:见余脉案,拟方真有道理,愿为疾病扶持
之交。余以小道偶中,逊谢无何。刘患牙疼面
肿,太阳筋跳如锥痛,诸药罔效,寝食俱废,延
余诊视,脉数无力,知为虚热,气血相搏,邪火
上蒸,内服玉女煎加减,外以开水熏洗痛处,
以和气血,又以热手巾燠之,再用烧酒以小指
蘸滴耳内,如火外发,倾刻痛止,气血和矣。再
用唾膏贴之。消肿,再用硼砂、冰片、细辛、蒲
黄、黄柏、青盐共研细末,频擦牙龈,消肿止
疼。内服滋阴以退虚热即愈。又水部张蔚如
夫人,牙疼异常,饮食俱废,亦如法加减,治之
遂愈。此虚火疼十之八九,若实火疼,宜用连
翘、银花、绿豆皮、芦根等清凉之药。若虫牙疼
用明雄黄,松香等药擦之即死。以上诸疼,七
十方中,无此妙也。萨嘉乐太史夫人患牙疳,
肿疼异常,已落一齿几于穿鼻透腮。延余诊
视,脉洪有力,知为热毒。内服金银花散加减,
外用硼砂、冰片、红枣烧灰、儿茶、人中白、陀
憎、青盐、枯矾研细末敷,继用犀黄散加轻粉
麝敷之.旬日,遂愈。庚寅张季端殿撰夫人体
虚难眠,延余诊视,脉沉细,用温补药数服而
愈。嗣后感冒风寒,渠以为旧症,用参芪等药
服之以致沉重,复延诊视,脉紧无力,知为虚
人外感,治以再造散加减,解邪和中之剂,服
之寒战,似药不合,渠言奈何?余复诊之脉动,
言时发汗以姜白糖水饮之助气。夫人胞叔杨
子琛明府知医,信余力盲不错,药邪相争,故
寒战耳。张留余俟之至十点钟时,果汗而愈
矣。又张次子二岁时,素患腿疼,不能行走,教
人捶打,以重物厌之方眠。余诊视脉弱极,两
尺几无,知为先后天不足之故,拟用十全大补
汤加杜仲、牛膝,下注三阴,数服遂愈。
   甲午秋,戎部李星若夫人腹疼如绞,日久
欲死。延余诊视,脉沉细,知系虚寒气结,他医
误用凉药,以致病剧。余始拟以附于理中汤加
减,一服而愈.旋因食抄绞痛如故,九日不便,
诊脉虚细,系九结中之秘结。不可攻下,拟以
前方加润导之品便而愈。旋又风抄,九月初一
日痛绝,齿脉俱闭,仅存一息,其胞兄内阁中
书虹若盲女初三日吉期,设无救奈何?余为情
急,恐药饵不及,嘱星若亲灸章门、虎口、三里
等穴,并将前方加山甲、牛膝、桂枝,木香、乌
药等擦牙,以箸启齿,呷药,一时而苏,脉复。
余出曰:包辨喜事无虞。数服而愈。丙申年,
来请,言夫人血崩晕绝。往诊脉扰急,知系小
产,非血崩也。治以生化汤加参芪,去旧生新
之品遂愈。马积生太史夫人亦患腹痛,如绞,
数月病剧。延余诊视脉息腹痛相同,因体因症
加减。拟方不敢服,以为与他医用寒药相反
也。适曾任广州府冯端本太守寿日与马姻亲
李星若亦姻娅同往,称礼,即马遍询同乡,可
否服余之药?佥云:可归即试服。次早请余,
言病减半矣。深信不疑,连服数剂而愈。农部
张馨庵屠逊庵亦河南人,两夫人亦患此症欲
死,均为如法治愈。
   徐颂阁侍郎三公子,于甲午岁淋症,他医.
误以血淋,苦寒之药,数月病剧,卧床不起,身
不能动,将一年矣。延余诊视,仅存一息,脉沉
细知为阴亏变色,非血淋也。诘其故,言无外
务,以妻归宁浙省病年不归,思想而得。余曰:
欲心一动,精却离舍成淋,久则阴亏变色,误
为热淋,治以寒药,至于此极。拟以人参兔丝
丸加减,大补之剂,以固心肾。一服见效,复诊
加减数服,能食月余,全愈。
   李实之太史放甘肃主考时,夫人住京,系
朱相国之孙女,湖北廉访之女,内阁章京伯平
之妹,产后病剧。延余诊视,脉沉细,四肢拘
挛,瘫痿溺黑,知受风寒化热为痹。拟以独活
寄生汤加减见效,继为加减数服而愈。朱即请
以夫人小产数胎为忧,余诊视,脉沉无力,气
血两虚。拟以泰山磐石散、千金保胎丸合参,
令有孕时服三十剂,果胎安矣。连举二子。甲
午农部李有荣之夫人,临产三日未落草,咸谓
胎死腹中,夫人自期亦死。情急许稔婆百金下
死胎,以保夫人之命。稔婆无策,延余诊视,脉
缓舌苔面色均无青赤,知胎无恙。询之稔婆,
向言尚未顺胎,知经人早浆破血竭,犹鱼在
盆,无水不行,数日不生者多也。安熨夫人不
要慌乱,静心安卧,包管无恙。即重用达生散
加重参芪归芎各一两,外加葱头七个,黄杨脑
七个。熊亦奇太史知医,斟酌意药太重,余言:
非此重剂,不能壮气生血,毋疑。幸李素信余
医,留坐茶点少待,服药时许,家人报喜生一
少爷,母子均安然矣。
   癸巳孙来山尚书小姐,因寒癃闭二日,腹
胀如鼓。李山农方伯知医曾治尚书湿病而愈,
兹治小姐不效,素信余医,代为荐诊。少阳脉
弦,知为虚痞,拟以柴胡半夏茯苓汤加减,汗
解溺畅遂愈。
   京畿道徐叔鸿夫人胸胀大痛世医误以经
闭三月瘕瘕,治之几危。延余诊视,六脉相等,
阳搏阴别,孕兆也。徐公曰:生过三胎,知无
孕。余曰:十样胎十样生。年近四旬,气血渐
衰,正气不敌,胎气引动,素有肝气,故胀痛。
拟以安胎养血调和肝气之晶请姑服之。以手
试腹,如伏杂状,即知是胎非病。徐公如约,次
早来请言,真医也,果胎跳矣。再拟数服全愈。
至秋举一子,即六少爷也。
   乙未夏,京师霍乱转筋急症,倾刻无救,
一月之间,死有十数万人。如前明崇祯六年之
瘟疫相似也。余因刊有《辩瘟论霍乱论》,以行
气活血针刮各法,施散数十万张,救活无算。
适小妾亦得此症,如法救活。其他如法救活更
无算。惟龚鲁卿观察仆救活后,戒食,米食不
听,食粥两碗,症发不治而亡。
   乙未,比部正郎欧阳伯春病伤寒,世医误
以为瘟,治以苦寒之药,不眠者三日,谵语揭
被,狂叫大热,舌苔黑刺。延余诊视,脉洪无
力,知为虚热。以姜擦舌即白,的为伤寒,非瘟
疫也。虚火上炎,内无实热,拟以人参竹叶汤
加减,引火归原之品,伊诸亲多不敢主,幸伊
姑丈比部郭斡臣力主服之,遂安。四服全愈。
   甲午、王子捷太史令缓感冒风寒,理宜解
表和中,汗澈即愈,而世医误以犀角羚羊角等
药,引邪入内,不能言语,病剧。延余诊视,脉
沉紧,用羌活汤加附子肉桂去黄芩、生地,一
服能言发,出疹子而愈。
   甲午冬,黄慎之殿撰伤寒,时医以为冬瘟
治,以元参论两等寒药二十余日,烦躁不省人
事,三日不能合眼。延余诊视,脉数不及,知为
胃气欲绝之象。拟以人参汤加减引火归原之
剂,一服遂眠,至次午方醒。清余道谢,复诊
脉,复依方加减月余,全愈.
   甲午,刘伯崇殿撰弟归感寒谵语,暴病惊
人。延余诊视,脉浮数,知为风寒化热无汗,拟
以羌活汤加减,一服汗解而愈。
   甲午冬,程从周军门少君绍周太守患喉
痹,时医误以温补治之,遂致喉肿水不下咽三
日矣。延余诊视,脉沉细。余曰:此症肺胃肾
虚,火上冲喉咙成痹。单者重而双者轻,最忌
刀针,刺破喉咙,引毒入内不治,并忌温药助
邪,散药发邪,凉药伏邪。误服温补助邪项肿,
以致于此。余为先刺少商、商阳二穴,出黑血,
以浅毒,贴金刚匙以拔毒,吹吴氏丹药以消毒
拟以滋阴清肺汤加减,以和解之。眼药时许饮
水,晚间食粥,次日加托里透脓之晶数服,外
溃内消而愈。
   福建陆路提督程魁齐军门年六旬伤寒,
时医以年老气衰,重用参芪补药,固邪于内,
痰喘不眠,病剧。延余诊视,脉紧数,知系闭塞
寒邪,化热痰喘。拟以小青龙汤加减,解寒邪,
疏通肺气化痰之晶。佥曰:年老气衰,不可服。
余曰:有症无损,开门逐盗之法,姑试少服。其
弟从周军门天姿过,人以为然,嘱先服半,咳
喘顿减,终服太好,依方加减十日而愈。
   京畿道胡岱青小姐年及笄时,腹痛如绞,
时医均以受寒,重用姜附肉桂,其疼逾甚。延
余诊视,脉涩无寒症,因言人腹中有蛔蚘、长、
寸、线白等虫九种,长虫长一尺,不治。胡公
言:曾便过尺长自由。余嘱即买花榻饼一个,
令服。再买榧子二斤,炒如粟子,令吃数日,便
出长白虫数尺,长无算,遂愈,
   王小岑洗马患目昏花不能视物,时医以
为肝热,清风退火之药,病逾甚。延余视,诊脉
沉细,知为气亏内障,拟以八味还晴散,去风
药,重加参芪服三十余剂,遂能视书写字.适
考试京察一等召见,简放襄阳知府。
   陈紫蓬太守在京投供五年,与余契交,患
脱肛肿痛,时医均为痔疮治之,肿疼逾甚。延
余诊视,脉沉虚年逾六旬,知为脱肛便血,急
则治标。先以螺汁合梅片敷之,减疼,内服滋
阴清提补药,顿缩;外用椅垫,日晒大热,轮换
坐之;又以开水频洗,数日而愈。
   李虹若小军机瘅疟误服他医凉药,病剧
延余诊视脉紧间日一发,先冷后热,谵语,四
时方退,已二十余日,自谓五脏皆空,病将不
治。余言包治,拟以清脾饮加减。渠云:最忌
柴胡。余云:此症必用柴胡和解少阳,姑试服
之,过日又发。伊云:柴胡不效,定不服矣。余
诊脉,见缓,知邪将解,复强令服,疟止。再以
加减数服而愈,从此不信许济东大名医矣。
   户部万锡珩夫妇咳嗽昼夜不止,痰吐成
盆,时医用人参鹿茸等药,痰咳逾甚。延余诊
视,脉洪数,知系风寒闭于肺中,拟以二陈导
痰汤加麻黄一服而愈。伊子书城黄疸秘结十
数日不便,时医治以承气汤,余诊脉沉细,知
系虚黄秘结,拟以茵陈润导滋养气血,使下焦
气化而能出矣。饮以猪蹄汤,十四日便通黄
退,遂愈。
   冯霖汝明府夫人胎中漏血,合家惊慌。延
余诊,脉和缓和,系胎漏而胎未动。拟以安胎
养血之品,每月行血如经,十月而生,母子安
然。
   潘辉庭正郎令亲杨姓病狂上屋,他医均
以犀角三黄汤。力主延余诊视,脉洪无力,知
系风寒未解,虚火上炎,拟参苓甘露饮加柴胡
和解等品。伊同乡多不为然,惟潘半信半疑,
焚香拈阄,得余药方,嘱一剂,作三服,初服,
次服,安眠,终服愈矣。
   张书城侍御夫人病,每厥不省人事,诸医
均以肝风治之不效。延余诊视,脉沉涩,知系
郁结气厥,非肝风也。询夫人生育否?答以无。
年几何?答以不惑。余臼:夫贵妻荣,何以气
郁至此?夫人言理该如此,而事有不然者,余
复询张公纳侧室否?张曰今春买一妾。余曰:
后妃能逮下而小星抱衿与调乐,只君子有何
郁处?及至书房,余诘张公,具以告实,寝妾处
时多。余曰:谁家郎能被汝呼也?无怪气厥耳。
遂拟以调气和血之方,劝张公常宿夫人房为
引,数服而愈。后遇张公笑余,医外医耳。
   唐炳霖侍御小姐,年已及笄,病剧。延余
诊视,脉涩,知为气郁。询以母氏,唐曰:故。余
曰;俗语能从讨饭之母,不跟做官之父,小姐
笑。复问兄嫂?唐曰;不和因得病。余曰:小
组自有家耳,诸事忍让,何气为询,婿谁家?唐
曰:待字。余曰:有高绍祥者,年弱冠宦家公
子,才貌均佳,今科备中,堪为良偶。唐颔之,
因拟以调气之品数服而愈。余与柳太守为媒,
高允请命于兄津江县知系查核病故事寝旋说
与某主政偕老矣。
   祁子和尚书之孙君司马段少沧军机之婿
夫人产后伤寒,谵语病重。延余诊视,脉紧有
力,拟以葛根汤生化汤合参和解,一服汗澈而
愈。
   李有槻明府在京投供患疟数月,病势沉
重,诸医罔效。延余诊视,脉沉紧,知邪伏于太
阴少阳之间,拟清脾饮加减,略重草果以解两
经之邪,外用胡椒末合蒜捣烂,置两钱于两关
脉上,置椒蒜泥,用布条札紧,一伏时拔出白
泡,泄邪遂愈。
   李筱垣太史患喉痹,甚重,如法治愈。遂
信余医。过从有年每逢公馆眷属失调,延余诊
视立痊,故情谊逾厚也。
   兵部王銕珊夫人,胎中漏血,向言无孕,
余以诊脉流利不绝,认定为孕,以安胎养血之
品治之,迨四个月后胎动,夫人犹曰无孕,王
怒曰:私子也,何讳为?夫人亦恚其言秽。余
劝曰:夫妇均年不惑,无子,设他医误以病治,
奈何?此情急之言,毋足怪。夫妇转怒为喜,
后举一子,亲朋贺筵。余曰:私子也。众询颠
末,具以告,咸大笑。
   工部正郎杨枢孙暴受寒邪,上下气隔,汗
出如珠,腹胀如鼓,诸药罔效,用稀涎散吐出
两大盆痰涎遂愈。此医道所以有汗吐下和四
要法也。
   张文和公孙联恩正郎夫人病剧,延余诊
视,脉细,知为气虚中满,非实胀也。拟以补中
益气汤,数服遂愈。
   冯杰观察子茂才进京乡试,病痢,日厕无
数,他医重用桂附论斤,病剧。延余诊视,脉
数,知系热邪,拟黄芩汤加减,一服见效。月
余,痢仍一日数次,改真人养脏汤数服,全愈。
   吴燮臣司业父刑部毓春公咳喘呃逆,延
余诊视脉,七八至将绝之候,服殿撰陈冠生方
石膏、黄连多日,以至此剧。余拟肾气汤加减,
以救垂绝之阴阳,服之见效。次早来请,以为
得手,至则见喘。已轻,呃逆已止,精神大好,
原可挽回复。依原方加以滋阴扶阳之品,适陈
冠生至,持方连曰:火上添油也。余请示姓名,
知为殿撰。曰:何知为热?陈曰:脉数曰浮数
为风热,沉数为寒热,洪数为大热,数而有力
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今数而无力,不及
之象,犹灯油将尽,拍拍欲绝之候,添油犹恐
不然,若加滴水即灭矣。陈曰;脉之理微曰;诚
然,然优人胡琴二弦三指挑拨五音合调,君能
之乎?陈曰:未习也。曰:以此即知脉理,未习
故不知也。遂辞。燮臣司业送出,询以病势,
余曰:若听陈君主政,预备后事,不出三日也。
旋陈病自用苦寒之药亦亡。
   王惠棠员外,四旬无子,不能寓内,为之
拟方滋补之剂服数十帖。一日请诊视姨太太,
脉阴搏阳别,左大右小,余曰:喜脉.弄璋之
兆,按月请诊,果举一男,后连生子。
   侍郎许筠庵胸脘绞痛,他医均为热症。延
余诊视,脉沉知为新受寒邪滞气,胃脘作痛非
心疼也,拟排气饮加减。公子樨筠内阁言素服
肉桂,恐系受热,余以脉论,的寒非热,出诣李
山农方伯,具以告,渠与许公郎舅至亲兼知
医,急往请服余方,遂愈。
   余往京十年,来往诊视名公巨卿随手而
愈者,以举其人焉。周锡恩太史陈梅初,侍读
吴祖农,太史冯孟华,探花蒯礼卿,太史陈桂
生,侍郎陈桂溪,太史王茂庵,中书周葆,户部
嗡鼎臣,工部颜曾,州判韦笃臣,户部宋芸子,
太史陈嵋,户部冯赓如中,国子监教授张拔
臣,户部区德霖,吏部嵩润,御茶房总辨方芰
塘,参议姚幼庵,户部李芝生,兵部彭积初,户
部龚引生,刑部正郎龚怀西,太史刘蔼如,户
部正郎李小出,户部邬质义,户部祁子和,工
部尚书郭应中,工部徐乃秋,待御陈顺镶,中
书汤承庆,附监刘味齐,户部许孝生,中书陈
瑶圃,军机郭之全,军机范子荫,户部杨莲甫,
太史李牧之,军机张弟兄秋,太史左笏卿,刑
部戴少怀,太史余鼎臣,总镇武克训,光禄寺
觉罗炳成,考,宗室徐葆生刺史杨蔚霞,中书
仇涞之,户部左蘧生,司马伍兰荪,中书何小
溪,刑部张蔚森,工部郑芷轩,光禄寺正卿何
润甫,工部员外王集,礼部员外郑皋,刑部李
文田,侍郎黎大均,刑部熊润南,吏部刘金榜,
通判杨爵修,典史曹兆福,正郎谢启华,户部
朱光黻,太史沉桐,内阁朱珩,助教万郎庭,户
部范幼坡,太史江忠立,户部丁栻之,侍御徐
仲阮,兵部冯立齐,广州知府曹颛枚,侍御李
模皋,侍御李文辉,山西知县祥荫大挑,光禄
寺评事郑廷襄,侍御郑黻门,侍御高袖海,知
县徐本立,河南知县曾重伯,太史俞恪士,刑
部邻兰樵,知县汤伯英,优贡周甲三,太史裴
五山,侍御张次山,侍御柏云卿,太史方德堃,
四川合州知州陈香士,户部吴效曾,知府熊经
仲,太史李钊,雷州知府魏时钜,太史王兆兰,
河南开封知府徐道焜,侍御马吉璋,太史林贻
书,太史陈兆文,太史丁道津,兵部黄书霖,知
府彭向青,传胪王锦堂正郎赵芝珊,太史高理
堂,侍御曾树椿,正郎孙筱园,刑部崇源小所
校饶芝祥,太史陈香轮,侍御张畹农,军机郭
清安,安徽副将濮紫泉,军机刘启翰,正郎王
绍廉,太史徐古香,军机胡宝铎,军机章同知
州杨知齐,海州知州徐寿衡,尚书吴渭滨,通
州知州张弼臣,太史孙朝华,军机许介侯,太
史翁庆麟,知县韦其廉,浙江知县韦鼎,乡试
韦继贤,户部许凤文盐,过于大使张道宇,刑
部刘光第,刑部朱益藩,太史凌文焕,广东知
县黄儒荃,委署侍读吴平泉,安徽知县吴石
卿,拣选知县许拔庵,内阁全芸轩大使舒云
亭,江苏知县魏学恒,绥阳县知县魏理云,柳
州知府俞耕齐,山东知县陆赓卿,吏部毛笱
陔,户部毛笃山,知府吴堪,知县尹缉庵,知府
李灼华,太史杨觐圭,兵部罗炳熔,知县徐本
华,知县李小研,大常寺卿尹鹰若,太史岑云
蜡太仆寺卿汪叔芾,内阁叶玉书,内阁关杏王
宅正郎延清员,外藏济臣,洗马宫竹楼,山西
平原知县洪禧,知县汪文衔,刑部昌颀,四晶
宗室冯文蔚,阁学梁翎远,太史白曾焯,刑部
赵延璜,员外陈文锐,礼部景恩,宗室镇国将
军黄珊庵,侍御朱云甫,太史张友鹤,北通州
冯志先同知杨望洲,知县杨艺芳,大名道郑芝
岩,侍御京察,浙江粮道巢梦芝,知县赵心笙,
南捕厅李新之,元亨金店叶铎人,太史王小
航,礼部鲍印亭,记名道罗程青,四川定远县,
胡额兰,举人王彦泉,太史杨树,内阁侍读汪
春榜,兵部杨廷桂,守备湖南提塘周瑞銮,湖
北东湖县知县孙启瑞,工科连总叔,军机王廷
钰,宁津知县丁理堂,教谕陈金鳌,松藩总镇
陈梓琴,知县袁葆生,兵部贾孝珍,山西知州
徐子静,中允储冰芗,工部盖永贞,平泉州知
州杨登甲,刑部孔樾,农部膝均,知县杨东皋,
刑部杨维新,祟庆州钱开祜,户部王承陛,东
河同知区海峰,刑部余鼎三,太史刘培元福,
山总镇何庆涛,教习车诚一,内阁凌福彭,太
史谢秀山,刑部魏学恒,山西河曲县知县曾纪
隽,知县王庆禔教授王仲连,侍讲王季连,荫
生王幼连,举人承荫,正郎周葆祯,县丞屠义
容,昌平知州江瑞麟,知县曾景钊,刑部曾伯
陶袭伯蔡学渊,户部何玉麟,知县陈嘉言,太
史杨鼎,新甘肃知县关六生,军机张乐山,知
县丁小春,同知县育甫,州判英心垣,小析校
徐芷帆,太史邻亨先,员外邹经甫,礼部鲍心
增,吏部聂楫臣,礼部员外詹黻廷,礼部正郎
杨觐宸户部郭乔生,户部郭兰荪,观察汪范
卿,宗人府主政袁葆生,兵部袁敏孙,正郎丁
竹珊,中书黄笃瓒,中书朱梦霆,中书潜彝帆,
中书林右臣,中书丁衡甫,吏部丁锡丞,吏部
朱古科,刑部彭维镛,户部王承洛,司马陈虞
延罗家玮,工科卞虞卿,花翎侍卫解兆鼎,金
佐周沈兆,梁王治国马、少辅祁子修、徐寿干、
张少山、张振邦,蓝翎侍卫许炳仪、秦辅亭、耿
叙卿、叶少楼、饶居仁、马俊臣、严文卿、张玉
卿、朱虎,员,武举朱犀员武进士此均延。余胗
视相得者,其他干人,逐日送诊,不可胜记。是
以医名噪于京师,自愧何敢言医,聊以小道济
人为怀耳,
   《许氏医案》终

ylydyjch 发表于 2004-6-24 22:31:55

《许氏医案》

d

ruizhenxu 发表于 2004-8-22 11:41:14

《许氏医案》

thank u !!

lwbo 发表于 2005-4-17 19:34:52

《许氏医案》

Thank you!

平凡一生 发表于 2005-4-19 15:21:42

《许氏医案》

如果做成word再上传就好多了。

jqsxxx 发表于 2005-4-22 02:19:19

《许氏医案》

good

chienshan 发表于 2005-4-22 11:44:31

《许氏医案》

謝謝

langzhong 发表于 2005-4-25 20:34:05

《许氏医案》

非常感谢!

chqljr 发表于 2005-5-24 22:59:04

《许氏医案》

d

戌戌地 发表于 2005-7-26 11:00:43

《许氏医案》

好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氏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