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养元 发表于 2004-6-30 11:25:49

[原创]鲁迅的悲剧

古人有言:哀莫大于心死。我说:哀莫大于被人利用。
鲁迅死于1936年,在鲁迅死后的四年,也就是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就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生前确实是如同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吗?我们认为,如果鲁迅真像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历史上的孔圣人也远远不如这个鲁圣人了。这使我们想起罗曼·罗兰1935年对苏联访问一个月中所写的《莫斯科日记》,按作者的要求封存了半个世纪后才重见天日。其之所以要封存如此之久,主要是作者在日记中对苏联有些不同看法。因他亲眼看到群众对斯大林种种令人肉麻的个人崇拜而反感之至,而对于他所景仰的、英明的斯大林为何会容忍甚至欣赏这类明显是阿谀奉承的个人崇拜,他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一个历史之谜。鲁迅是以反专制为基本追求,且最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的人,毛泽东却把鲁迅极力吹捧为完美无缺的圣人,按着常理,这也是一个历史之谜。
近来,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胡适还是鲁迅》一书(谢泳编,2003年12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使我明白了许多关于鲁迅的事情。如李慎之在《回归“五四”学习民主》一文中说:“20世纪下半期,鲁迅和胡适在中国大陆的命运,真是一在天之上,一在天之下。胡适在1954年就成为全国人民大批判的对象,可以说成了毛主席所说的‘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而鲁迅则不但被封为圣人,而且到文化大革命中成了惟一能与马恩列斯毛并列而绝对碰不得的人物。”林贤治在其《也谈鲁迅研究之迷》中说:“‘文革’是一个典型的造神时代,‘凡是’时代。毛泽东的个人权威,通过个人崇拜运动,此时已达‘顶峰’状态。一个曾经被‘神’高度评价过的人,茯得官方的‘肯定’,岂不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的事吗?”他又说:“岂止如谢泳所说的‘是他同时代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个得到肯定的知识分子’呢,简直是‘当代英雄’!”
所以,五十年代写鲁迅传的人,一般都是按照毛泽东给鲁迅的“模式”进行书写的,如朱正在《〈读书〉杂志讨论林贤治〈人间鲁迅〉纪要》中说:“我们50年代写鲁迅,的确是把鲁迅放进那样一个模式当中去的。我当时是怎么写鲁迅传呢?所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著作中提到鲁迅的地方,我一句不落地全部引用了,我就以此作为立论的基础来发挥。……总之,凡是毛泽东说的,我是不敢遗漏一处。现在看来,我的那部书没有什么意思了。但这时那样写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我当时写了林贤治这样的书,是找不到地方出版的。”
解放后不久,《人民日报》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问假如鲁迅活着的话,党对他怎么安排?编辑部不好回答,是当时的文委主任郭沫若回答的。郭沫若说:“鲁迅如果活着,也要看他的表现,再分配适当的工作。”当时有不少人为鲁迅不平,表示不理解。李慎之也说:“鲁迅的最大幸运只活了56岁。如果他能活到我们这个年纪,他的遭遇会怎样,他的表现又会怎么样?这是每一个知道、尤其敬爱鲁迅的人无不关心的问题。你熟识的乔冠华在1962年、胡乔木在1982年都曾经对我说过“鲁迅若在,难免不当右派”的话。……我只能说,他在中国的威望比高尔基更大,性格也比高尔基更刚烈,下场恐怕只会比高尔基更惨。有意思的是,胡适在海外看到大陆‘清算胡风’的时候,评论说‘鲁迅若不死,也会砍头的’。”(见《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说明鲁迅的所谓“民族英雄”、所谓“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等都是毛泽东一手包装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谢泳在《鲁迅研究之谜》中提出了几个困惑,说:⑴、鲁迅是反专制的,可专制偏偏又找着了鲁迅,这是为什么?⑵、鲁迅的悲剧不在生前而在死后,他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惟一一个没有被时代否定的知识分子形象,文革中鲁迅是他们同时代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个得到肯定的知识分子,这是为什么?⑶、鲁迅是最不愿意和官员打交道的,不像胡适那样,还想过去做政府的诤友,鲁迅最看不惯胡适这一点的,然而奇怪的是鲁迅一直得到官方的首肯,而胡适却从来都是被骂的,为什么新时代愿意用一贯反专制的鲁迅来作为自己的旗帜,却不用一直想做政府的诤友的胡适呢?⑷、文革时期鲁迅的书是他同时代作家中惟一没有被禁的,也就是说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是读鲁迅的书长大的,可为什么在中国最黑暗的年代里,那些读过鲁迅书的红卫兵战士连最起码的人道主义都不懂,学生打死老师的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这一切是从何而来的呢?⑸、在那个年代里鲁迅的书是可以完整地读到的,他有全集在,那么多读鲁迅书的人,怎么就不学好呢?谢泳又说:
“国民党时期当局是排斥鲁迅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则借鲁迅做了这么多的文章,把这么多的东西强加给鲁迅,利用鲁迅愚弄了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如果是进步力量的话,为什么不利用胡适呢?胡适是容易和官方妥协的人呀。在不容异端的时代里,却完全容纳了鲁迅,这是非常需要深入研究的。”(见《〈读书〉杂志讨论林贤治〈人间鲁迅〉纪要》)
说到被利用,鲁迅在生前也是有所考虑的,他曾经慨叹地说:“回忆先前的经历,觉得现在的社会,大抵是可利用时则竭力利用,可打击时则竭力打击,只要于他有利”。对于死后的被利用,鲁迅也是有所考虑的,他说:“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可悲哀的”。所以,李慎之说:“鲁迅的被利用是对他的极大的侮辱”。谢泳也说:“鲁迅的悲剧不在生前而在死后”。
为什么鲁迅容易被利用,而胡适却不会被利用呢?谢泳说:“就做文章这一点来说,胡适是明白的,他讲道理明白如话,相比之下,鲁迅是晦涩的。也就是说,胡适的那些话没有再阐释的可能,而鲁迅的话却可以被某种政治势力加以利用,因为鲁迅的许多话是可以另有所解的”。(《鲁迅研究之谜》)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毛泽东这样包装制造出来的这个鲁圣人,很明显是在标榜自己是天下唯一的“讲民主、讲宽容的明君”、其所领导的政府是天下唯一的“民主政府”;但重要的是在愚弄人们,使人们形成一种盲目崇拜、盲目服从的奴才。在文化革命时期,若对一个党员干部提意见,就是反党,反党就是反革命。所以人们的言行都要非常小心,稍不留意就成了反革命。如有人将《毛主席语录》挟在驾着“二郎腿”的腿缝间,立即揪出来大会批斗,打成反革命;有人将《毛主席语录》挟在几本书中间垫在屁股下坐着,立即揪出来大会批斗,打成反革命。很显然,对鲁迅的绝对服从,就是对毛泽东的绝对服从;对毛泽东的绝对服从,就必须对鲁迅绝对服从。可见,毛泽东与鲁迅是二而一、一而二平起平坐的。
所以,当我一写出《鲁迅并非是光辉的一生》,王先生立即进行指责,说我是“攻击”鲁迅,是“乱发表意见”,是在“颠倒黑白”。其实,这也怪不得王先生,是盲目崇拜、盲目服从使他如此而已。你说鲁迅以反对专制著称却自己反而变成了专制独裁,难道这不是他最大的悲哀?他被利用到这种地步,是对他最大的侮辱,难道这不是他最大的悲剧?
我们之所以要揭穿“鲁圣人”、“民族英雄”的真实面目,意在告诉人们,鲁迅是可以扳动的,其“好就是绝对好,坏就是绝对坏”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可以批判的;其所制造“中医是骗子”的冤案,是可以彻底平反的,一定要把“中医生存”的权利从鲁圣人手中夺回来!

中庸之医 发表于 2004-6-30 21:14:15

[原创]鲁迅的悲剧

从天安门前的毛主席万岁 万岁 万万岁还不理解毛泽东思想吗

儒释道 发表于 2004-6-30 23:27:31

[原创]鲁迅的悲剧

搞中医的 不喜欢鲁迅,似乎就是因为那一个名句
鲁迅是不是还有其他的 对中医的评价呢?大家好好挖掘挖掘。
想当年,鲁迅是抛弃了西医的,难道他同时痛恨中西两医?

Infuscups 发表于 2014-4-20 22:52:59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鲁迅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