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百世 发表于 2006-6-29 00:25:22

[转帖]脉诊奥秘 50年不解今日解


                                                   作者:战百世
    脉象的物质基础和临床研究,是多年来医学界乃至学术界致力解决的课题。世界性的研究脉诊的科研工作,已有50多年的历史。50多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究成功的迹象。没有成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50多年来,科研人员是按照错误的医学(脉诊)概念,利用各种高科技在研究脉诊仪。
脉 诊 概 念 正 误
      正确的脉诊概念(理论根据)是:《脉经》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说明脉诊概念是难以分辨的运动物质体。《濒湖脉学》中有“体状诗”,同样说明脉诊概念是分辨运动的物质体的各种形状。具体地说,正确的脉诊概念是:医生凭触觉去分别辨认指下运动物质体的各种形态,根据其形态变化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脉象变化,没说是一种运动物质体的形态变化)。
    错误的脉诊概念是:医生切按寸口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应指的形象,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错在仅凭寸口桡动脉血管一种物质体的运动变化,去诊断疾病,所以说是概念错误)。
    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是:
   理论根据:《灵枢·终始》说:“谷气来也,徐而和”是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此标准,数千年来无一人提出异议或否定。“谷气来也,徐而和”这种运动物质与解剖学结合点的相应运动物质,才是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说明“宗气¨¨¨以贯心脉”与解剖学结合点的    相应运动物质是心脏射血推动“寸口桡动脉血管”的搏动,此结合点没错。但寸口桡动脉血管的正常搏动不是正常脉象的物质运动。故此,将正常脉象的运动物质确认为是寸口桡动脉血管的搏动,与中医理论不符。
   “谷气来也,徐而和”是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不容争辩。中医发展史数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语言环境的变化,加之师传因素,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若无明师传授,确实不易理解掌握,正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但是,只要是有规律的运动物质体,就有量化的标准。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医家医著对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进行了客观量化的补充说明。戴启宗《脉诀刊误》说:“凡脉来不大不细(宽度标准)、不长不短(长度标准)、不浮不沉(部位标准)、应手中和(力度标准)者,即为正常脉象。
    脉象运动是物质体的运动。运动就应该有力的标准,物质体就应该有部位、长度、宽度标准。那么,正常脉象和病脉脉象就应该分别具有不同的统一标准。如果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不能明确,谈病脉标准,无任何意义。如果西医的各种正常
理化指标值不能明确下来,谈病的各种理化指标值没有意义,其理相同。将正常脉象的一个统一标准能够确定下来,其它标准迎刃而解。这里暂说正常脉象的统一宽度标准值。
    正常脉象具有统一标准宽度的理论根据是:李时珍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对细脉脉象宽度标准的量化描述是:“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细脉脉象宽度的统一量化标准值,自《内经》至现今的言脉医书中,是公认统一的。细脉是病脉,形态标准是直的,力度标准是“软”,宽度标准如丝线宽度,若脉象的形态标准是直的,宽度标准比丝线大一倍,力度标准“不软”,应该属于正常脉象,说明正常脉象是具有统一的标准值。吴鹤皋《脉语》说:“小脉(细脉)形减于常脉一倍,反之,常脉形大于小脉一倍。从考古看,古今的丝线与正常线(约缝棉衣线,宽度约1mm)的宽度(粗细)无明显差别,说明正常脉象的统一标准宽度是约1mm。
   正常脉象具有统一标准宽度的实践数据是:MTY-A型脉诊仪,能分别显示出1mm、3mm、5mm不同宽度的运动物质脉象,5mm宽度的运动物质脉象是寸口桡动脉血管的宽度,与解剖事实相符,而1mm宽度的运动物质脉象,肯定不是寸口桡动脉血管的宽度,而仪器显示的1mm宽度的实践数据,恰巧与正常脉象统一标准宽度的理论数据近于吻合,说明正常脉象的统一标准宽度数值是约1mm,同时也说明,脉诊概念,不是切按寸口桡动脉血管的搏动变化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脉象运动是物质运动。脉象的运动物质变化,若不能从解剖学角度解释清楚,或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在当今科学发展的今天,则原来具有统一标准的脉诊理论,将会失去本来面目。为了使世界性的研究脉诊的科研人员不再重复错误的医学(脉诊)概念去研制脉诊仪,为了使中医脉诊能够后继有人,我现将脉诊奥秘--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宽度标准公之于众,有智慧者,自行玩味。
    正常脉象的统一运动物质标准是:一组宽度约1mm直上直下运动的弹性肌纤维。此组肌纤维左右手(寸关尺)各三部,共称六部脉象。健康人,六部脉象运动时,寸口桡动脉血管根本不产生舒缩运动。脉诊奥秘,就在于此。当此组肌纤维产生特殊运动时,就是绝脉。六组肌纤维的载体,可能是在绕动脉血管壁的内外层中间,从上之下顺行,到寸口部,在绕动脉血管外壁,左右手各伸出三支。也可能另有载体。
    联系电话:0451-53633188(白天开机)

-=-=-=-=- 以下内容由 战百世 在 2006年06月29日 11:42pm 时添加 -=-=-=-=-
刊误:1、“从上之下顺行”应为:从上至下顺行
      2、“在绕动脉血管外壁”应为:在桡动脉血管外壁

康康 发表于 2006-7-21 10:59:14

[转帖]脉诊奥秘 50年不解今日解

ding

ritabttrzun 发表于 2014-4-29 08:54:25

LZ帖子不给力,勉强给回复下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脉诊奥秘 50年不解今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