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医宝鉴
东医学是从古朝鲜时期起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医学遗产,具有自己固有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手段。到15-17世纪,传统医学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史编纂的〈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东医宝鉴〉被誉为朝鲜三大医学全书。其中,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占有特殊的地位。公元1596年(李王朝宣祖二十九年),宣祖王命许浚编纂一本医书,许浚与太医杨寿礼、金应铎、李命源、郑礼男等一同设编辑局,着手编辑医书,不幸于翌年遇上"丁酉再乱"(注:"丁酉再乱"为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使参与编纂工作的诸医分散,编辑局拆散。乱后,宣祖王改命许浚一人独自编纂。许浚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了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终于完成编撰任务。于公元1613年(光海君五年),用内医院训练都监之活字上梓开刊。此书共25卷,包括目录2卷、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此书主要参考中国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71种和高丽医学古有的医书《乡药济生集成方》、《御医撮要方》等撰集而成,确立高丽医学理论体系的朝鲜传统医学一"高丽医学"的最高峰之作,不仅对"高丽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整个东方传统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朝鲜李王朝光海君称《东医宝鉴》为"医学的统合",高度评价许浚说:"东垣为北医,丹溪为南医,刘宗厚为(陕)西医,许浚则朝鲜之医,亦可谓之'东医'"。又说:"鉴者明照万物。元朝罗谦甫著《卫生宝鉴》,本朝龚信著《古今医鉴》",故许浚之著作,"亦可名为《东医宝》"。此医书已有36种不同版本。
书里对脏器及其生理机能、各部位的解剖生理学特点和疾病、病因和症状、治疗原则和处方、民间疗法和针灸疗法等都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本书收录了1212种中草药的资料和4497种处方。
古朝鲜时期的高丽医学
据现存古文献资料,关于药用植物和针灸的学问,是通过长久的生活体验发现和建立起来的。全身浮肿的日吃过梨,浮肿竟然消失,排尿也顺利了,于是人们知道了梨有利尿的作用,便把梨用作利尿药。腹泻的人吃了橡实后止了泻,便把它用作止泻剂。头痛难忍的人搬运石头,不慎被石头砸伤了脚背,头立时就不痛了,于是人们就开始磨制出石针来刺伤身体的一定部位来治头痛病了。人们逐渐积累了经验,发现了361个穴位,创立了经络理论。
最初记载了这种内容的经典著作是《高丽老师方》和《新罗法师方》。
这两部书收录了高句丽(公元前227-公元668年)以前时期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高丽医学从公元5-7世纪开始对邻国的医学发展给以了影响。
这个时期朝鲜已经为外国实习生建立了专门培训机构。
据文献记载,薛景成等许多名医应邻国国王的邀请去该国行医,还渡海到日本去传授了针法。
从公元前数世纪发生发展的高丽医学,由许多各该时期的医学者加以综合、整理、体系化,写成了许多医书出版。
15世纪中葉-17世纪初叶间出版发行的我国三大经典医书,明显地反映了在此以前时期的医学发展情况。
《医方类聚》(全365卷)、《乡药集成方》(全85卷)、和《东医宝鉴》(全25卷),不仅为该各时期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至今还是高丽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参考书.这些医书在中国、日本等国多次重版。
日本著名的医学史家三木荣在他的著作《朝鲜医学史及疾病史》中写道:“日本的医学是通过朝鲜医学在日本普及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高度赞扬《医方类聚》说:“象融山制铜、熬海制盐一样,这部医书的确是古今内外罕见的希世巨著。”
19世纪中叶李济马创立了四象医学。他在他的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写道,不仅需对症施药,而且还要按体制施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他把人的体质分成四种,提出了与体重相适应的药物和处方。
四象医学已普及到许多国家,并成为高丽医学理论及临床研究的重要依据。
确实不错,先顶顶再说!!!!
http://images.5d6d.net/dz7/templates/default/sigline.gif
psp维修 wii维修 电玩维修 iphone维修上海PSP维修点PS3光头 你太有才了。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读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我只在乎你有没有前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