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tchernhf 发表于 2010-11-30 15:19:58

榄香烯-碘油乳剂肝动脉灌注并瘤体内注射治疗肝癌

疗法提供:济南医院 李斌,许淼,肖冬
治疗方法:
榄香烯-碘油乳剂的配制方法是将40%碘油8~10ml加入榄香烯乳200ml中,用5ml注射器反复抽吸混匀备用。
取榄香烯-碘油乳剂1滴,油镜下观察见乳剂呈颗粒状,大小基本均匀,颗粒直径(120±65)μm,乳剂静置时间过长会使两者分离,故在使用前应再次反复抽吸数次。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肝动脉造影后超选择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远端,注入2%利多卡因5ml,先将半量榄香烯-碘油乳剂注入瘤体血管,然后注入榄香烯乳剂400mg;
再将剩余半量榄香烯-碘油乳剂注入,最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血供动脉,肝动脉灌注后7~10天,行CT引导下榄香烯-碘油乳剂瘤体内穿刺注射,每周1次,根据瘤体大小进行2~4次不等,平均为2.5次,术后行保肝治疗。
榄香烯乳加用碘油的必要性肝癌的微血管研究显示,肿瘤血管排列紊乱,粗细不均,肿瘤血窦发育不良,血窦内皮细胞连接不完全,存在较大间隙,此结果揭示如果药物更多地停留于肿瘤微血管内并起到阻塞作用,药物颗粒就必须达到一定直径。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种药物微球,其直径均在50μm以上,病理切片显示这一直径的药物颗粒能长时间滞留于肿瘤微血管内。
榄香烯使用剂型为乳剂,这是该药的一大特点,但其颗粒直径仅0.2μm,不足以停留并阻塞在肝癌微血管内,虽经肝动脉途径灌注,增加了药物与肿瘤组织的接触,但仍有很大部分药物进入大循环,起不到类似其他药物的“化疗性栓塞”的作用。
将榄香烯与碘油充分混匀,改变了其性状,显微镜下观察见榄香烯和碘油均匀混合,乳剂颗粒在50μm以上,碘油作为药物载体即可阻塞微血管,又可使榄香烯乳更长时间地与肝癌细胞接触,发挥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加杀瘤效应。
在灌注方法上,先灌注半量榄香烯-碘油乳剂栓塞肿瘤微血管,后灌注榄香烯乳,这样后灌注的药物不会很快进入肝静脉系真正起到“浸泡”癌细胞的效果。后半量乳剂和明胶海绵粒进一步阻断肿瘤血供,使瘤细胞被包围在一个高浓度药物及缺血缺氧的环境中,增加了单药治疗效果。

肝动脉灌注并瘤体内注射的合理性及其疗效 :肝动脉灌注术后,阻塞的瘤血管会再通,血流冲刷作用使瘤体内碘油乳剂流失,栓塞作用减弱。为进一步巩固疗效,用榄香烯-碘油乳作瘤体内注射,补充瘤内药物浓度显得很必要。
治疗结束后4周,肝脏CT显示大部分病例碘油沉积仍很满意,瘤体缩小或未增大,多数病例AFP水平下降,单药使用方法是有效的。
因为榄香烯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对骨髓无抑制作用,并具有直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所以对于肝功能损害明显、伴有肝硬化以及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或白细胞明显减少的病例,单用榄香烯是非常合适的。
给药方法合理,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即使未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进一步证实了榄香烯的抗癌作用。
若能进一步改进该药的生产流程,将榄香烯制成不同直径颗粒的药物剂型,结合各种肿瘤微血管的特点选用,相信会进一步提高该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原发性肝癌问题,请点击→

idhb8423 发表于 2016-6-28 04:57:28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榄香烯-碘油乳剂肝动脉灌注并瘤体内注射治疗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