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方验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转)
一、头项强痛1.项强疼痛
嘉庆戊辰。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患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烦,六脉洪数,初诊疑为太阳阳明合病,谛思良久曰:前病在无形之太阳,今病有形之太阳也。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则所有病气俱随无形之经气而汗解矣。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一服遂瘥。惟夜间不寐。特告曰,此名虚烦,因辛热贻害。若用枣仁,远志,茯神等药,反招集其所遗而为孽。病必复作矣。用栀子豉汤,即愈。(《长沙方歌括》卷三)
2.项强腹痛
郭XX,男,38岁。患头项强直不利,俯仰困难,并伴见胃脘疼痛,有诊断为颈椎病的,也有诊断为胃溃疡的,但屡治不效。脉沉弦,视其舌红而苔水滑,乃闻其小便情况,告知白昼小便短少,夜间小便频多,但总有排尿不尽之感,大便偏干。辨为太阳膀胱停水不化,腑气不利,必及其经,所以项强而心下作痛。
茯苓3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
上方共服六剂,项强变柔,小便畅利而胃脘亦舒。(刘渡舟等。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3)
二、癫痫
王XX,女性,年约五旬,住济南市白马山。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月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多方治疗无效,后来学院找我诊治。望其舌上,一层白砂苔,干而且厚。触诊胃部,痞硬微痛,并问知其食欲不佳,口干欲饮,此系水饮结于中脘,但病人迫切要求治疗痫风,并不以胃病为重。我想,癫痫虽然是脑病,但是脑部的这一兴奋灶,必须通过刺激才能引起发作,而引起刺激的因素,在中医看来是多种多样的,譬如用中药治癫痫,可以选用祛痰、和血、解郁、理气、镇痉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时都能减轻发作,甚至可能基本痊愈,就是证明。本患者心下有宿痰水饮,可能就是癫痫发作的触媒。根据以上设想,即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意,因本证不发热,把桂枝、姜、枣一概减去,又加入枳实消痞,僵蚕、蜈蚣、全蝎以搜络、祛痰、镇痉。处方:茯苓、白术、白芍、炙甘草、枳实、僵蚕、蜈蚣、全蝎。
患者于一年后又来学院找我看病,她说,上方连服数剂后,癫痫一次也未发作,当时胃病也好了。现今胃病又发,只要求治疗胃病云云。因又与健脾理气化痰方而去。(李克绍。伤寒解惑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45)
三、低热
刘XX,女,53岁。患低热(37.5℃左右波动)持续两个多月不退。伴见胃脘胀满,项部拘急不舒,询知小便短涩不利,有排而不尽之感。舌体肥大,苔水滑,脉弦。辨为水郁阳抑之发热,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
茯苓30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炙甘草6克。此方连服5剂后,小便畅利,发热等证皆愈。(刘渡舟等。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2)
四、发热
陈慎吾老大夫生前治一发热患者,屡经医治而发热不退,问其小便不利,胃脘胀满不适,脉沉而弦,舌苔水白。陈老辨为水饮内停,阳气外郁之发热,乃不治热而治水,用本方三剂热退而安。(刘渡舟等。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9)
五、偏头痛
金XX,女,42岁。患左侧偏头疼痛三年多,屡治不效。伴有项强,胸脘胀满不舒,小便频数短少,大便正常。脉弦紧,舌苔水滑欲滴。
茯苓3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生姜10克。
服药六剂而愈。(刘渡舟等。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2)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顶 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3_48:}感谢分享,学习下~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贪钱无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