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下面引用由川银花在 2004/05/26 10:28pm 发表的内容:疲劳有三,气虚,阳虚,湿盛。
请问川银花先生:为什么这些补气去湿的药都没有起到作用呢?甚至连一点作用也没有起到。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2004年1月化验单HBsAg、HBc-IgG、HBc-IgM(弱) 阳性。
谷丙转氨酶:75.80
谷草转氨酶:43.10
总胆红素:11.94
直接胆红素:6.00
间接胆红素:5.94
总蛋白:72.94
白蛋白:42.93
球蛋白:30.00
白球比:1.40
乳酸脱氢酶:124.30 (正常值135—250)
g-谷氨酰转肽酶:34.10
碱性磷酸梅:68.70
总胆汁酸:6.60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这个贴子最后由qimintang在 2004/05/27 11:09pm 第 1 次编辑][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font color=BLUE title='感谢 qimintang 对论坛的支持 !'>qimintang 赠与作者</font> <font color=red><b>11000</b></font> <font color=BLUE title='感谢 qimintang 对论坛的支持 !'>雷傲元以示鼓励</font>呵呵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cicijello 朋友.风是在说我,没有说你.我相信事实胜于雄辩.至于什么书有什么理论,我不知道.我是个不看书的人.如果风朋友既然深得其法.临床使用应该是轻车熟路.可是方朋友的病情不见得有多少起色啊.[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昏!!!!!!!!!我的话成了紧俏商品,大家都往自己身上套。那我就收回我的话吧,以免又伤害了谁。要是有人还不解恨的话,就恨劲的往我脸上扔鸡蛋西红柿青菜之类的吧!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2004年5月28日 周五今天停药一天。
腹部微凉。
早晨,后背和四肢都出现明显分层感觉。
大便前后都出现腹痛现象。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这是另外一位医生给我开的方子:柴胡10 香附15 白芍20 当归20 茯苓15 焦白术15 干姜5 石菖蒲15 苡米30 清半夏10砂仁5 丹参30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我现在再总结一下我的症状。1、能吃能睡,但是精力仍然很差。
我食欲极佳;睡眠很好,每天8-10小时。我就奇怪,吃得那么多,睡得那么多,怎么精力仍然很差呢,那些摄入的能量都哪里去了?
2、腹部发堵。
我的腹部总有发堵的感觉,但不是发胀的感觉。发胀是肠内压力较大而向外膨胀,我没有这种感觉。我就是感觉腹内不通畅,气体停滞在肠内,排不出去。经常有放屁很困难的现象,即用很大力才放出一点。
大便呈牙膏状,排出困难。我个人推测,大便较粘,和肠壁粘连,导致肠内气体流通不畅,大便排出困难。
3、腹部经常有凉的感觉。
腹部经常有发凉,一到傍晚容易受凉,然后腹痛排大便。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
4、后背和四肢有分层的感觉。
后背经常难受,前胸却从来没有异样感觉,身体就好像分成了前后两层;而四肢也分成了两半,一半难受,一般感觉正常。难受的是上臂的背面和下肢的后面。我经常感觉身体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半。
5、痤疮。
痤疮红肿,疼痛。这是由于穿衣较多,身体受捂所致,特别是双脚受捂发热,脸上痤疮反应更明显。
可见,我现在即怕冷也怕热。
6、舌苔。
舌苔白色,较腻,边缘和舌尖部没有,都分布在中间和舌根部。
7、面微赤。
脸色有时较红。特别是在疲劳的时候,脸部中间部位发红。
8、无痰。
从来没有痰。
以下是“民间中医论坛”上的知止居士对我病情的分析:
1、自身本有的工作机制失用,吃进来的未能到该去的地方去。
2、关键点就在这。
腹部是太阴专位,太阴主开,以迎阳气合敛降入。现太阴不开,诸阳合明欲入而不能入,则阳在其位郁而为邪,因有5、7两症。
5、痤疮,足下热,阳得助而上不能降入,则郁甚。练站桩可轻,因站桩正是使阳气降入丹田之法也。
7、面赤。阳气者,烦劳则张。故劳则剧。
3、太阴腹地不得阳入来喣,故凉。从舌至腹一线之凉亦是此诸阴之汇处无阳以和。
4、阴阳不和,阳不入阴,不能如环无端,即作两截。
6、舌中与根部白腻,是为在中在里,属阴。为太阴脾土无阳以化,当于太阴求之。服附子理中丸似效,以其对证故。但丸缓量微、开力不足,又有诸药乱气,是以不能全功。
8、无痰,是脾气本未大衰且未涉及肺金也。
凡服凉药则剧,是更遏太阴;凡服辛窜药则疲惫,是更乱已郁之阳。
现总以阳不入阴为最大关机,客林箫客先生方可服、紫极先生方可服,愚亦有一方,但用数总不能贴切,三七生 先生为此中高手,惜现未得请教,暂出方如下,祈 三七生 先生有暇时赐教,或可期一、二剂知,三、五剂安,后即可用 紫极先生方善后。方如下:
1、以木香、砂仁、吴茱萸各等分,为末。取适量以酒调成糊状敷脐上,密布盖,外以热物熨之。
2、理中汤开太阴,合生石膏承阳降入
生白术25克 干姜50克 党参25克 炙甘草10克 生石膏45克 一剂,水煎温服
上诸药备,先敷脐,妥当后即服汤药。服后静卧休息。如有腹鸣、腹痛、腹泻勿惧,皆是欲通欲开之象,抑或有药后反一二日不大便,亦是内调之征。如脐腹中热能持久,矢气、溏泻,应是佳象。如腹热时有头眩、困乏、畏寒,是阳气初回,但静卧勿恐。如另有不适,未知其故,可停药观之。
服一剂无不适,可再服。服此药后切忌熬夜。如无条件可待有充足休息时再用此方。
愚以为理当如此,然觉用药总欠妥当,敬请指教。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下面引用由会联想的风在 2004/05/28 07:59pm 发表的内容:我的话成了紧俏商品,大家都往自己身上套。那我就收回我的话吧,以免又伤害了谁。要是有人还不解恨的话,就恨劲的往我脸上扔鸡蛋西红柿青菜之类的吧!
说就说了,收回干什么?食欲一直很好脾胃不虚是我说的,为什么你要收去啊?再者,讨论问题也是就事论事,"就恨劲的往我脸上扔鸡蛋西红柿青菜之类的吧!"你这话我不知道是不是冲我来,即使不是冲我来,我听了也不舒服.在风你的眼里,所有别人是不是都是没有涵养,只会扔鸡蛋西红柿青菜之类的人?在论坛里讨论问题自然自然有分歧,没有必要搞一言谈吧.如果不希望别人发表个人看法,就不要在论坛里发贴.私下说说不就没有闲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