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软件 发表于 2004-4-28 23:05:19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这个贴子最后由军民软件在 2004/04/28 11:08pm 第 1 次编辑]

有人愿做哑巴中医我不反对,社会也的确需要这样“低头拉车”的;但中医不光有临床,有方药,还有理论,有说得出来的道理。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三七生 发表于 2004-4-29 01:06:15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理论首先要明是非,辨真伪,是非不明,真伪不辨,适足以乱正经,离经一字,便同魔说,增益减损皆为谤,开口可不慎哉!

军民软件 发表于 2004-4-29 21:38:55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见月可忽指,得意可忘言;不要说“离经一字”“增益减损”,就是毁掉重写也是可能的。

三七生 发表于 2004-4-30 14:22:31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在 2004/04/29 09:38pm 发表的内容:
见月可忽指,得意可忘言;不要说“离经一字”“增益减损”,就是毁掉重写也是可能的。

未证言证,未得谓得,此乃大妄语!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04-4-30 20:32:04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在 2004/04/27 09:41pm 发表的内容:
王不留行 虽然指出了它的“唯心”的缺陷,但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否认中医理论的思辩性,按照王某这种思想构建的理论,只能是一大堆概念、判断的堆积物,,而缺乏推理将它们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虽然理论中的概念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清楚的,但其理论内部的逻辑关系必然是混乱的。

支持您的一部分说法,但不同意您对我的指责。
中医理论的思辨特征我并没有否认,理论虽然是实践的产物,但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它超越了事物的现象这些表面的东西,反映的是现象所掩盖下的本质的联系,这些联系现象本身不会告诉您,必须要有一个思维的加工过程,这种加工的结果是有可能偏离真正的事实的,尤其在古代那么简陋的条件下,所以我从不盲目相信《内经》的话。
相对来说,我更关注的是《内经》理论中有价值的、闪光的东西,对于古人的错误较少提及,因为我们是要发展中医,挖掘古人理论中闪光的东西当然更为必要。
当然,《内经》即使有些瑕癖,这也不会有损它分毫,它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著作,反而是对它的神化让人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把《内经》当做宗教的圣经来顶礼膜拜,这是我所反对的。
说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不是就贬低了思考的重要性,所以我写这篇文章丝毫没有对刘博士不敬的意思,只是不同意他的某些说法,讨论讨论而已,现在也还不知道中医药报能不能发这篇文章!

weidaobucuo 发表于 2004-5-2 03:01:44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思考中医》我最近正在看,我觉得着本书属于那种看了不后悔的书。至于经络的发现的确是个谜。内证也好,解剖也好,实践也好,对中医真的重要吗?

金谷子 发表于 2004-5-2 22:19:58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有人说,以前是圣人写书俗人看,现在是俗人写书无人看,有理!
中医不是靠宣传和广告可以提高的。
靠高水平的疗效,在病人心中树起不倒的丰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军民软件 发表于 2004-5-4 21:46:42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呵呵,王不流星 先生倒不吃亏呀,爱听的留下了,不爱听的又推了回来。
    王不流星的理论是“加工”出来,但中医理论可不仅仅是加加工就了事了,除了加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创新”,即引入新概念;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呢,这是推理的需要。这些人为地引入的概念没有任何实际的事物与之相对应,它们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个/某些个推理过程的需要而加入的;就象做某些几何题,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题的几何图上加上一、两条原图中没有的辅助线,来辅助解题(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几何证明)。还有,在解某些代数题时,经常要引入一些没有物理意义的变量,存放中间数据,称为中间变量;中间变量也好,辅助线也好,它们所起的作用和 在理论中引入新概念来辅助推理的作用是一样的。
    我把这些新概念称为逻辑概念,或虚拟概念,它们中有表示结构的,称逻辑结构(或虚拟结构);有表示功能的,称逻辑功能(或虚拟功能);但无论是逻辑结构还是逻辑功能,都仅仅是为推理的需要而设的,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构和功能与之对应。正如某些香港电视连续剧的片头中经常看到的: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则纯属巧合,请误对号入坐。
    对于那些描述实际事物的概念,加工也好,不加工也好,总可以用事实去检验,因为它们的“工作”本来就是用来描述某个事实的,如果还描述的不准确,那当然要打板子(至少是失职)。但对于逻辑概念,它们本来就不是用来描述某个事实的,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铁路警察---不管这段;如果非要用事实来衡量它们,那只会制造出一大堆冤假错案而已。
    中医理论也不仅仅是引入了几个逻辑概念的问题,而是引入了一大堆,很多,以至于中医理论中的大部分概念都是逻辑概念,如: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等。这样一来,整个中医理论“变成”了一个逻辑体系,可实证的部分被压缩到了这个逻辑体系的起点和终点。
    王不流行 说我“指责”他,叫我说,这还是客气的,对于持“实体关系论”(系统医学)的中医西化论者,我们都要坚决地反对和批判;因为,现在对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危害最大的,不是中医的保守派,不是神化中医的人,也不是漫骂攻击中医的人,而是这些打着“救中医”、“发展中医”的旗号,却干着消灭中医的事情的人,他们和他们的论调已经充斥在中医的科研院所及媒体中,将来还会进一步渗透到中医的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中,所以他们的论调才是中医最大的敌人、最大的障碍。
    去年年底在北图看到一本2002年的中医博士论文集,里面的文章几乎全是西医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报告,除了还挂着“中医”的招牌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中医可言了;对于中医,他们的既定方针是明确的,那就是“杀之而啖肉”。所以,我们的方针也是明确的,那就是:坚决抵制、坚决反对、坚决批判之。
    好了,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好象应该加点广告了,这也是跟 王不流行 先生学的:不能吃亏呀。
-------------------------------------------------------
《编程傻瓜 - 到死汇编》v1.0c,下载后无须注册即可正常使用。
地址: http://www.skycn.com/soft/12648.html
http://software.online.tj.cn/down.php?id=12648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04-5-8 05:55:03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在 2004/05/04 09:46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王不流星 先生倒不吃亏呀,爱听的留下了,不爱听的又推了回来。
    王不流星的理论是“加工”出来,但中医理论可不仅仅是加加工就了事了,除了加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创新”,即引入新概念;为什么要引入 ...

先生总是提创新,不知先生的创新理论如何???拿出来看看!!

飞龙戏水 发表于 2004-5-8 15:52:39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在 2004/05/04 09:46pm 发表的内容:
    我把这些新概念称为逻辑概念,或虚拟概念,它们中有表示结构的,称逻辑结构(或虚拟结构);有表示功能的,称逻辑功能(或虚拟功能);但无论是逻辑结构还是逻辑功能,都仅仅是为推理的需要而设的,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构和功能与之对应。

    任何一个理论都包括概念、命题、推理规则,你的理论如此,别人的理论也如此,语言里面还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呢。
    尽管表达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如果你打算表达出医学的规律,决不可能“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构和功能与之对应”,否则你说的逻辑中医怎么和“人”联系起来?
    顺便问一下王不留行:我在研究中想把卫气的概念搞清楚,可发现如果把卫气定义为人体防卫能力的话,卫气就应该包括5种类型:肌肤表面的卫气、消化道中的卫气、经络层的卫气、神经层的卫气和血液层的卫气,如此是否合适,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当然,别人的意见我也欢迎。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黄帝内经》是来源于“内证实验”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