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飞扬 发表于 2005-1-6 13:52:06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偶的脉诊为四诊之末引自 李时珍《濒湖脉学》,有兴趣的不妨追寻一下他的含义。

平凡一生 发表于 2005-1-6 14:09:30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参考而已
参考而已
多说无益

卷土飞扬 发表于 2005-1-12 20:08:37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这一贴到此也该句、结束了,我个人非常感谢顶贴的同道,特别感谢 逸湘先生.

己所不欲 发表于 2005-1-23 12:19:28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初学者来发表一点个人想法,希望对楼主有一点帮助:
1、随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变,常脉是否和以前有变化
2、我们对古代脉书的理会,是否受我们对古文理解的限制
3、我们对把出的脉的诊断,是否受到了西医的限制
纯属个人意见,还望解释和指教

逸湘 发表于 2005-1-24 21:06:32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下面引用由己所不欲在 2005/01/23 12:19pm 发表的内容:
初学者来发表一点个人想法,希望对楼主有一点帮助:
1、随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变,常脉是否和以前有变化
2、我们对古代脉书的理会,是否受我们对古文理解的限制
3、我们对把出的脉的诊断,是否受到了西医的限制
...

1.根据王唯工博士对超过万人的验证结果
常脉和以前没有明显变化
2.我们对古代脉书的理会,并不受我们对古文理解的限制,而是受医者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有必要以仪器辅助
3. 我们对把出的脉的诊断,并不受到了西医的限制,反而是加深对诊断的了解
除非医者本身对中医认识不足
以上为个人意见

扁陀 发表于 2005-1-29 13:41:35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这个贴子最后由扁陀在 2005/01/29 01:4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在 2005/01/24 09:06pm 发表的内容:
1.根据王唯工博士对超过万人的验证结果
常脉和以前没有明显变化
2.我们对古代脉书的理会,并不受我们对古文理解的限制,而是受医者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有必要以仪器辅助
3. 我们对把出的脉的诊断,并不受到了西 ...

在临床上,我们也有只诊脉而不问病的时候。但对楼上所言“根据王唯工博士对超过万人的验证结果常脉和以前没有明显变化”之句有疑。古人之脉,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又怎能有此断言呢?
我提此,非不信中医。相反,很喜欢。唯请先生求实为一,勿因此误导后生。
唐突处,请见谅!

逸湘 发表于 2005-1-29 16:42:21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下面引用由扁陀在 2005/01/29 01:41pm 发表的内容:
在临床上,我们也有只诊脉而不问病的时候。但对楼上所言“根据王唯工博士对超过万人的验证结果常脉和以前没有明显变化”之句有疑。古人之脉,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又怎能有此断言呢?
我提此,非不信中医。相反, ...

感谢指正
但所谓古人常脉
自然是与古医书对照的结果啰
我想原来提问者的原意也是古医书说的常脉对照今人是否有必要修改
至于今人的脉象,王博士的资料相信有绝对的参考价值
毕竟似乎没有更多其它可供参考的资料

扁陀 发表于 2005-1-29 19:44:27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楼上胸襟,我佩服。
对于王博士的资料,我是信的。
但我觉得,古人之常脉不必论,但知今人之常脉可矣!
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108266618 发表于 2005-1-30 23:44:16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我很同意。因为我师傅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医以脉诊断病。在他看病都只以脉诊。小到伤风感冒。大到癌。断人生死。很少失误。可惜我刚刚入门。未得其要。
我把昨天的一个脉象与大家研究 左寸下部见动脉不解。
后断为小肠与膀胱炎。后问小腹果然隐痛。
我也想和各位大哥学习。QQ108266618

108266618 发表于 2005-1-30 23:58:37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

朋友们:
    我想购买王博士 {气的乐章}能帮忙吗?
   
    我的联系电话0715-8305753
            QQ:61071184
                  108266618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如何学脉及古人脉学的缺点(有兴趣的请进来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