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9 13:51:00

凝神炼气,是道士吧?
认识几个深山野人,有点什么家传绝学,读过什么绝世孤本,终是一家之野吧。
不懂得个五运六气,也可以说是中医,但至少是不知内经所说的医学究竟何物者也。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0 02:31:24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9 05: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能一地一个风俗吧。

是吧,一方水土一方人嘛:lol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0 03:13:47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9 0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凝神炼气,是道士吧?
认识几个深山野人,有点什么家传绝学,读过什么绝世孤本,终是一家之野吧。
不懂得 ...

是不是道士不知道,反正光说不练的不少。

野人就不说了,有争议哈;P,这个“一家之野”吧,,我觉着除了轩辕本人,仲景他老人家的也算是“一家之野”。

五运六气,当然是好东西,不过怎么看都是王启玄灌的水,当然不一定是他自家的水,没准儿是《阴阳大论》的水。皇甫谧没玩过这个,但我真心觉得他懂得内经说的“为何物”啊!不过他是“一家之野”,当个案看吧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11 15:21:24

本帖最后由 金谷子 于 2012-7-11 07:22 编辑

转贴天下中医网李博士的观点及一些讨论发言:

李博士:
针刺深浅和病位深浅,病邪深浅并不是成正比的。内经之言要结合临床细细体会之,不要停留在字面。
病入脏腑就应该刺脏腑吗?心病就刺心脏吗?事实并非如此。
往往针在皮毛却能对脏腑疾病产生良好的效果。左师的大叉穴就是最好的例子。
提示一下关键点,针灸脱离了“经络”那都是无本之木。用针宜慎之。

补充内容 (2012-7-9 22:38):
关于针刺的剂量决不能和用药的剂量相提并论。这是个中医人最容易走的误区。一滴血掀起惊涛骇浪,就是这个意思。针刺的剂量不在于深浅。

补充内容 (2012-7-10 00:04):
内经的刺齐不要想当然是刺剂。“齐”在这里有辨别的含义,是指所针部位的辨别,和针刺的剂量无关。针刺的剂量和什么有关,以后的随笔中会谈到

金谷子
有刺齐、刺要、还有刺禁,这在经言明,不成问题。

有刺经络,还有不刺经络,也是在经有论。

内经述医道,道寓术中,术以载道。故术道并见于经。所以经久而传世者,因道不变也。
后世代有发明,无外乎道。术流无穷,唯可载道者久。道术不繁,诸巧劳神。

无验皆是空言,有效必有其理,重复的效,就可以为典。经久应用而不变,就是所谓的经。

针刺以深浅为剂。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

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
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

过和不及都是病。
有尚浮针者云“针针倒,病全好”。
刺毫毛可也,若言治肉脉筋骨病,宜慎思之。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11 15:25:03

病深刺浅,亦可为害。
经言刺齐,刺剂也。这个深浅所在,就是针刺的剂量。舍此而言针,失之妄言。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2 08:46:40

呵呵,我来“妄言”下

不刺经络吧,我还真没听说过,人这一身经絡经筋皮部,哪一分哪一寸没沾了经络的边,指出来看看呗?当然,不在人身上作文章,就不一样了,不是有“移精变气,取影治形”嘛,那就神马都是浮云了,何况经络乎?如此一来,就可以当杨继洲“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是放那个啥了。;P

这个什么道啊,术啊的,我不太懂。套用句现成的话,气血经络千古不易,用针施灸因时而变,看具体的历史环境吧?同一时代出了许多相悖的理论和技术才算流散无穷,就像现在。

针刺以浅深为剂量?要是只以扎的浅深为剂量,我觉得肯定不对,内经也没说过。什么是剂量?浅深可以为剂,那么那个留二呼三呼什么的又算什么呀?而古今器具有变化,现在扎透了也没内经那“剂量”。况且病的“深”的,如发神经什么的,都是脑子的病啊,我只能扎扎头皮了,再深我该咋刺呢?就算我指力赛华佗,也扎不透脑门儿……

齐通剂,马莳是这么讲的,段玉裁也说《周礼》里的齐字就是剂。不过吧,说是剂量牵强了。刺齐论可不只讲了浅深,“刺筋无伤肉”什么的那个“浅深”,我觉着也不只是针扎的“浅”或“深”。

我认为,呵呵,齐,本意就是平的,说整齐也可以吧,说准确也勉强过得去,引伸一点儿,就有严肃恭敬,小心谨慎的意思了,古书里不是有"齐肃衷正"这个词嘛,所以又通"斋"字……嗯,嗯,不扯了,呵呵,经典吧,对大部分人而言,主要是给予启发,捉摸出的道道儿能用,就算对,不能用就错。没谁比谁正宗。当然了,也有得了绝世孤本,家传绝学的,那不是大部分,是一家之野,一家之野哈:lol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12 10:37:56

病有刺经者、有刺络者、有刺俞者、有刺筋无中经络者、有刺络无问其会者、有见而泻之者等等不一。“各有所施”也。
代有传人,经有明言,文献有征,临床有验。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2 11:35:27

嗯那,这经、络、俞、筋、会……,哪个不在经络上?还是除了十二经、十五络,其他的皮部、经别、筋经都跟经络没关系?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12 20:59:44

明堂兄高明论见,在下洗耳恭听,敬请不吝赐教。
经非络,是必别而辨者也。
刺有别,同会、俞然,这个就不算问题了吧?

敢请明堂兄高明见解有以教我,不胜感谢。
关系,不是一同。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3 08:25:47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7-12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堂兄高明论见,在下洗耳恭听,敬请不吝赐教。
经非络,是必别而辨者也。
刺有别,同会、俞然,这个就不 ...

呵呵,我没说不辨经络,我说刺灸没有不在经络的。俞、会什么的再怎么别,也是经络的俞、会。至于说是关系,不是一同么,它还真就是一同,皮部是十二经的皮部吧?要非说不是,就好像你去吃饭,点了个排骨,把肉啃了,骨头码盘儿里了,老板来收钱,你说我吃的是肉,骨头不在盘儿里么,收什么钱?这个,呵呵,理儿没错,可就不大厚道了

那个啥,我没高见,全是妄言哈,算个一家之野什么的,已经很知足了,真不敢教人,嘿嘿……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针刺的一些基本问题讨论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