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系统肿瘤 查看内容

消化系统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肿瘤 >> 消化系统肿瘤

直肠癌不同分期有哪些 影响直肠癌的预后因素有哪些

2015-11-30 20:06|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2| 评论: 0

  直肠癌的分期是衡量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标准,分期的标准有很多不同,那么直肠癌不同分期有哪些?影响直肠癌的预后因素有哪些?
  直肠癌不同分期有哪些:
  (1)Dukes分期(1935年):
  A期癌肿浸润深度限于直肠壁内,未穿出深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B期癌肿侵犯浆膜层,亦可侵入浆膜外或肠外周围组织,但尚能整块切除,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或未侵犯全层,但伴有淋巴结转移:C1期癌肿伴有癌灶附近肠旁及系膜淋巴结转移;C2期癌肿伴有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尚能根治切除。
  D期癌肿伴有远处器官转移、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根治性切除。
  (2)中国分期:我国结、直肠癌协作组1985年制定了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标准,与Dukes分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将DukesA期以局限于粘膜下层、浅肌层、深肌层分为A1、A2、A3期,将DukesCl、C2期合并为C期。
  影响直肠癌的预后因素有哪些:
  (1)年龄和性别。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预后早已造成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据国内统计,30岁以下的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在3147例结直肠癌中,青年人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0.1%,而老年病人则为51.4%。影响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不佳的原因可能是:
  ①青年人患病后就诊较晚,从而延误诊断,影响及时治疗;
  ②青年人患浸润型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组织类型则以黏液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较多;
  ③青年人患直肠癌侵及浆膜外的比例和淋巴腺转移的比例均高于老年组。总的来说,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差的主因可能与肿瘤分化较差、诊断偏晚、印戒细胞癌较多有关。男女患者预后的差别不大。
  (2)临床症状和并发病。
  一般认为,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的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不同,Beahrs报道,有症状组的5年生存率为49%,普查时发现大便有潜血而提示患者就诊的无症状组,其5年生存率则为71%。
  当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并发病时,预后较差。根据不同的并发病判断其预后也有差别。
  (3)原发肿瘤的部位。
  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与预后有关。右结肠癌的预后最好。Diron报道,右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降结肠癌为68%,乙状结肠癌为44%,直肠癌为47.4%。我国的统计以回盲部及升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分别为57%和58%。
  就直肠癌而言,病变部位在腹膜返折以上和腹膜返折以下的预后也不同,Gifehrist报道,腹膜返折以下无淋巴腺转移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9%,腹膜返折以上伴淋巴腺转移者则为40%。除此以外,结直肠癌肿瘤的大小与预后也有关系。据统计,肿瘤小于2cm时,患者5年生存率为73.2%,大于2cm时,5年生存率为50%左右。
  直肠癌的分期和预后是治疗直肠癌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