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采收加工茯芩
2015-12-19 05:35|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2| 评论: 0
如何正确采收加工茯芩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近年来,市场上销售的茯苓大部分不符合质量规格,诸如形状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厚薄相差悬殊,赤、白茯苓混杂等,以致价格偏低,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目前,正逢茯苓采挖加工的大忙季节,现将茯苓采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茯苓接种后经过8-10个月的生长,便可逐批采收,外皮紫黑色,裂纹呈淡红色,并有皱皮纹的先采收。采收后堆放在不通风的室内,用稻草密盖待其“发汗”4-6天,然后晾干水份,使其皱缩,取出晒干,即成“个苓‘’(俗称茯苓个);将茯苓去皮切成0.5厘米厚、长宽4厘米的方块,赤、白分开置于筛内晒干,即得茯苓块;或把鲜茯苓削去外皮,用蒸笼蒸至熟透心,再将赤、白分开按上规格切片加工,即得“赤茯苓”和“白茯苓”。 摘自:《医药导报》文/ 梁庆森 |
上一篇:肖培根提出:药材生产应该合理有序下一篇:让百合安然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