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检查 饮食方面注意什么
2015-11-29 00:07| 发布者: 科技| 查看: 10| 评论: 0
引发白血病的因素有多种,白血病的类型也有多种,不同的白血病有不同的症状,那么针对不同阶段,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检查?饮食方面注意什么? 小编了解到最常用的检查方式是实验室检查: 针对慢性期,检查事项有: (1)血象:白细胞数常>50×109/L有时可达500×109/L以上。约1/3患者血红蛋白<110g/L,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血小板往往增多,有时高达1000×109/L,少数病人可正常减少。血涂片检查中可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阶段居多。 (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粒系为著,粒与红之比可增至10∶1~20∶1,粒系各阶段均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加为主。嗜酸性与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亦增多。 (3)中性粒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积分减低或接近于零。 (4)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检查:90%以上的慢性期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细胞往往Ph染色体阳性,分带技术证明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与22号染色体1区1带部分片段相互易位,即t(9;22)(q34;11)。荧光素染色体原位杂交术(FISH)敏感性更高。(5)血清生化测定: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及溶菌酶往往增高。 针对急变期,检查事项有: 贫血迅速加重,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明显增多。骨髓原始粒细胞≥20%,如为急性危象则可达卡90%以上,血小板减少,中性分叶核细胞碱性磷酸酶可升高或正常,遗传学检查,常为非整倍体,除t(9;22)(q341;q11)的Ph染色体外,还附加其他染色体的异常,如出现第二个Ph染色体,或多一个8号染色体(+8),或者说17号染色体长臂等臂缺失(ISO17q-)。 针对加速期,检查事项有: 白细胞持续上升,幼稚细胞开始增多,原粒+早幼粒≥10%。 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后,饮食方面也要加强注意,应该要多食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高代谢、消耗性疾病,矿物质如钙、镁、钠、钾、锌、硒等消耗也大,应注意补充。一般各种水果、蔬菜含矿物质含量丰富,因注意补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是: 红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最佳水果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
上一篇:恶性淋巴癌是什么 可以治愈吗下一篇:白血病患者不做骨髓移植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