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文化
›
当代国医大师
›
查看内容
刘尚义·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12-20 23:10
|
发布者:
心之水选择
|
查看:
27
|
评论: 0
摘要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他擅经方活用治疗疑难杂症。对肿瘤治疗创新性总结出手术后未放化疗者、手术放化疗后和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采用不同的治法。他善药线疡科,临床屡获奇效。他承各家所长,国学国医兼修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他擅经方活用治疗疑难杂症。对肿瘤治疗创新性总结出手术后未放化疗者、手术放化疗后和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采用不同的治法。他善药线疡科,临床屡获奇效。他承各家所长,国学国医兼修。对儒学、易学、书法、国画颇有研究,并为贵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刘尚义,男,1942年12月生,贵州大方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委保健办聘为资深专家。 1966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历任贵阳中医学院院长、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5年获“贵州五一奖章”并授予“四化建设标兵”荣誉称号,1995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被贵州省卫生厅、人社厅评为首届“贵州省名中医”,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四批师承优秀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疑难杂症,勤耕临床不辍。在贵州提起刘尚义,业界德高望重,坊间家喻户晓。他擅经方活用,擅治疗疑难杂症,治法强调“平衡阴阳,损有余,补不足,内外修治”。对肿瘤治疗他创新性总结出,手术后未放化疗者,以扶正固本治疗为主,宜用补脾肾、养气血之品;手术放化疗后应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调和脾胃,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对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之品,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强调治疗肿瘤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经方应用不要泥古,当变则变。 善药线疡科,临床屡获奇效。1962年始,师从贵州名医赵韵芬(赵韵芬是“葛氏疡科”第七代传人),系统学习疡科疾病的诊治及丸、散、膏、丹的炼制,善用药线治疗疡科疾病,中医治疗疮疡外科的奇效特色在刘尚义手中发扬光大。 他穷医道精髓,传承仁医博爱。虽已古稀之年,刘尚义仍坚持每周出诊四次,考虑年龄,医院对他每次出诊限号50个,但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对没挂到号的患者,他总是有求必应,每次门诊总超百人,经常是水也顾不上喝一口。他常对弟子说,“病人远道而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如果我止步于此,哪里对得起病人?” 他通读药学专著,处方药少力专,常用药不超过九味,价格低廉,却药性灵活。每遇病人觉得自己病情重,要求下药重一点,他总是风趣地说“这叫做四两拨千斤,我们今天开七付,旗开得胜怎么样?”只言片语缓解了病人情绪,拉近了医患距离。 承各家所长,国学国医兼修。刘尚义亦儒亦医,酷爱读书,博采众长,勤求古训,幼时喜好文、史、哲类书籍,从医后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多年从事中医基础教学,使他对中医理论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还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名家中医医案,揣测领悟,对《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案》、《张聿青医案》等研究较深,力图在辨证施治上,承接古人遗绪。 他对儒学、易学、书法、国画颇有研究,尤其书法,自成一家,浑然大气。他常教导弟子“学习中医,功夫在书外,要研习国学,感悟国学”。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评价他“博学多才,书法一流”。2007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上,他讲授了中医与易经、京剧、国画、书法、音乐等国学在哲学思维上的共通性,学员无不佩服他国医、国学功底深厚。 弘国医精粹,力推中医发展。执教40余载,刘尚义孜孜不倦,培养人才数以千计。在学术上对学生毫无保留、无私奉献,在生活中对学生平易谦和、关怀备至。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许多都已成为中医药事业的栋梁和骨干。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刘尚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目前跟师徒弟中,有本科7人、博士硕士9人、博士后2人,皆学有所成,有的已被评为贵州省名中医。他重经验总结,研究的《康尔寿软膏与杜冷丁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等课题通过省级成果鉴定,主编了《南方医话》等专著,撰写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他心系贵州中医事业整体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参加社会活动,开展学术讲座、健康讲座百余场。为贵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
刘志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下一篇:
刘柏龄·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相关分类
当代国医大师
流派传承
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