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清:八法诊治小儿脾胃病
2015-12-21 00:25|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10| 评论: 0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陆长清是青海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从医60载,以过人的才智、丰博的学识、高尚的医德,为世人所称道。他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四诊所见,审明主症,找到疾病症结,立法用药,灵活多样,疗效颇佳。尤其在小儿脾胃病的治疗上更是得心应手,疗效显著。陆长青认为,小儿脾胃病证的治疗要立足于调补相结,补中寓消,消中兼补,以防损伤脾胃生生之气。现将陆氏调治小儿脾胃病八法分述于下: 【补脾消积法】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或面黄消瘦,烦躁口渴,舌苔厚腻,脉弦细。 方药:自拟小儿消食散。本方由太子参、白扁豆、山楂、麦芽各6~12克,乌梅、槟榔、二丑各3~6克,薄荷、甘草各3克组成。症见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叶;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食积发热者,加连翘、胡黄连;舌红少苔、口渴欲饮者,加沙参、玉竹;神烦不宁者,加钩藤、牡蛎。 方解:小儿脾常不足,胃气薄弱,乳食积滞或厌食疳积是常见病证。小儿消食散融补脾开胃,消食化滞于一炉,补中寓消,消中寓攻,药味平和,疗效显著。方中太子参、白扁豆补脾养胃,属清补之品;山楂、麦芽开胃消食;二丑、槟榔消积化滞;乌梅、甘草酸甘化阴,养胃生津;薄荷疏肝胃之滞气。全方补脾气而不碍胃,消积滞而不伤正,甘酸和中,最为小儿之所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