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新闻动态 新闻频道 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谁束缚了中药审批?

2015-12-21 21:30| 发布者: 。。屋里的烟| 查看: 32| 评论: 0

摘要: 来源: 人民网 中药审批边缘化 审评通过率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让很多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望而却步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医药行业无疑是利好,但中药审批正在被边缘化。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 ...
来源: 人民网

中药审批边缘化

审评通过率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让很多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望而却步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医药行业无疑是利好,但中药审批正在被边缘化。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批的药品生产批文为16.9万件,而中药只占其中的35.7%。近3年的药品审评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年,获批的中药数量分别为27个和37个,只占当年新药总数的约6%。而2014年获批的501个新药批文中,中药只有11个,仅占2.19%。

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六味药组方而成的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专家钱乙创制的,如今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六味地黄丸是国内不少企业的“当家花旦”。如果按当下的审批流程,六味地黄丸基本没有上市的可能。

六味地黄丸作为补肾滋阴的基本药物,其对应的证是肾阴虚。除了肾病以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服用六味地黄丸都有效。中药治病对应的是一种态(即证候),而药品注册办法要求对应的首先是病,如果声称治疗多种疾病,每个病种均要观察足够的病例数,如此则需要成千上万的病例观察,几十年可能也做不完。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主任黄世敬指出,针对疾病的单靶点,是化药的强项,而中药方对应的是一个面或网络,用单一疾病靶点永远说不清一个面或整体。当然中药方也有对应单一疾病的成功案例,但是绝大多数是对应于证候的。如果注册新药只针对病,将证置于次要地位或根本不管其证,就把绝大多数中药方排除掉了。他建议,政策应有宽度和探索空间,为中药创新松绑,中药新药的注册评审需要体现中医辨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