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健康网 我们熟知脂溢性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雄性激素性脱发、弥散性脱发,是青春期后头额、颞、顶部进展缓慢的脱发,多见头部皮脂溢出较多、头屑多、毛发干枯或油腻、瘙痒等症状。在中医中被称为“蛀发癣”或“虫蛀脱发”,男性多见。该病治疗比较困难,见效慢,一般要用药2~6个月后,才能改善脱发的状况。对于该病的治疗,经过医生和专家的研究试验,发现中医治疗略优于西医。 针对其病因,目前认为是一种雄性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秃发,雄激素、毛囊单位的雄激素受体、皮脂分泌过多、糠秕孢子菌、精神因素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常从三个方面考虑。我们上次介绍了其中的一种病因,现在接着介绍剩下的两种病因以及其治疗方案。 1.脾胃湿热 脾虚或过食肥甘、辛辣等,脾胃运化失常,湿聚化热,上蒸于头,侵蚀发根而致脱发。 2.肝肾不足 禀赋不足,思虑过度,劳伤肝肾,日久则精血亏虚,毛发失养而脱落。 (一)脾胃湿热证 症候:脱发伴头面部油光发亮潮红,头屑明显,瘙痒,口干苦,烦燥易怒,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宜清热祛湿。 1.内治法 (1)药物 汤药: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炒白术、茯苓、白蒺藜、萆薢、生山楂、生地、茵陈各15g,桑叶、甘草、泽泻各10g,公英20g,滑石、丹参各30g。名医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