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法一般是从夏至开始往后各数10天,有时的二伏会有20天,这时三伏就会推迟,了解了三伏的计算方法,也就知道在三伏中应该如何养生了,下面小编就来具体给大家讲一讲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又如今年,2012年7月18日~7月27日,为头伏10天,7月28日~8月6日为中伏10天,8月7日~8月16日为三伏10天(末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看完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了解了三伏天的计算方法了,根据每年不同的入伏时间来决定养生的时段,比如贴三伏贴就必须要算好三伏的第一天,在这里,康路网小编也祝您清凉健康的度过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