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养生 保健 老年保健 查看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与线粒体DNA变化的氧应激

2015-12-22 22:52| 发布者: 莎拉酱|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名医在线阿尔茨海默病与线粒体dna变化的氧应激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年第1期第33卷 综述作者:邱小忠  陈瑗  周玫单位:邱小忠(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自由基医学研究室510515 );陈瑗(广州, 第一军 ...
名医在线阿尔茨海默病与线粒体dna变化的氧应激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年第1期第33卷 综述
作者:邱小忠  陈瑗  周玫
单位:邱小忠(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自由基医学研究室510515 );陈瑗(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自由基医学研究室510515 ); 周玫(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自由基医学研究室510515 )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ad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然而,引起ad的最终机制仍还在探索之中[1-3]。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是体内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自由基在ad发生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近几年来,ad与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氧应激关系的研究,成为探讨ad发病机理的新动向[1]。
  一、β-淀粉样沉积蛋白(β-amyloid,aβ)与氧应激
  ad的自由基损伤的事实包括ad病人中出现了较高的蛋白质氧化作用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并且cu/zn-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mn-sod活性减少[2-8]。covell 等[3]观察到ad脑中出现一种氧化蛋白标志物(蛋白羰基结构)的增高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氧化敏感性降低的现象,脑中氧的消耗大,抗氧化酶相对较少,这说明氧应激是ad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已知ad中的突变都直接和长片段的aβ累积有关,aβ是来自amyloid前体蛋白(app)的由39~4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正常情况下app从aβ段中裂解以阻止aβ的产生,导致家族性ad突变的途径主要是由β-secretase 及γ-secretase 两种断裂酶来完成[4]。大约50%的早发性ad与早老素基因(ps-1基因)的各种不同突变有关,ps-1基因突变通过app的改变或细胞凋亡途径导致神经元细胞退行性病变,ad中app的改变过程包括作为神经毒aβ产量的提高和app在α-secretase作用下的神经保护性片段(sappα)减少[5]。aβ与age受体(rage)相互作用,能增加体内h2o2的累积,产生氧化伤害,引起细胞凋亡,ad中氧应激引起小胶质细胞顺aβ浓度梯度迁移,导致老年斑周围出现小胶质细胞聚集[6]。aβ还能增加脂质过氧化,h2o2和aβ一样都能增加nf-κb蛋白的失常表达,从而引起细胞的凋亡反应,aβ导致的早发性ad事件出现类似自由基作用的细胞膜损伤现象,利用vite等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解除aβ的毒性[2],抗aβ毒性的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抗h2o2毒性[7-9]。bozner等[10]利用50 μm aβ(25~35)片段诱导了 pc 12 细胞线粒体dna (mtdna)的氧应激损伤,并通过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mtdna的氧化损伤,用mtdna专门的探针识别了13.3 kb的缺失片段。swerdlow等[11]将ad病人的线粒体转入ntera2/d1 (nt2) 细胞中,形成的cybrids细胞出现活性氧的产量的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明显提高,这表明ad 病人中mtdna中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vi的基因突变足够引起包括氧自由基的生化损伤。
  二、 ad线粒体损伤与氧应激
  ad线粒体受到损伤能产生氧应激。将ad病人及正常人的线粒体分别注入mtdna的人sh-sy5y细胞(p0细胞)形成转线粒体细胞(cybrids),结果和对照组的cybrids细胞相比,ad cybrids 细胞中电子传递链(etc) 复合物iv的活性减少52%[12]。ad cybrids细胞中活性氧(ros)的量也有提高,复合物iv是由线粒体dna所编码的,这表明线粒体及mtdna损伤与ad有关,ad中线粒体复合物iv活性的降低,直接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将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v的活性进行抑制,结果含有正常人线粒体的sh-sy5ys细胞株中的活性氧(ros)水平提高[11,12]。利用铁和h2o2也能诱导β-淀粉样沉积的产生,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活性氧对线粒体dna的损伤明显与年龄有关,老年鼠中mtdna 的损伤远远超过幼鼠中mtdna的损伤[7,8,13]。线粒体功能紊乱改变了淀粉样蛋白的代谢过程,使得ad患者脑中出现了淀粉样变性,ad线粒体损伤导致了氧应激加剧。
  另外,ad中的氧应激可导致线粒体损伤。除小脑外,ad病人大脑中的线粒体膜流动性明显减少,而在对照组中,线粒体膜的流动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少。当线粒体暴露在fecl2和h2o2中时,其膜的流动性急剧下降,线粒体dna中被氧化的8-hydroxy-2′-deoxyguanosine (oh8dg) 的量也大大提高,这表明在ad的形成过程中,氧应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的速率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氧应激的产生过程是这种平衡被打破的过程,这种平衡的破坏由酸中毒、过渡金属及aβ肽段等因素诱发[14]。活性氧(如*oh)大多能促使蛋白过氧化、脂质过氧化及核酸过氧化,在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进一步形成羟自由基(*oh)等活性氧,引起线粒体损伤;存在no时,超氧阴离子将转变为过氧亚硝酸等活性氧[15,16]。keller等[17]发现mn-sod过度表达能抑制fe2+和aβ诱导的细胞凋亡,mn-sod过度表达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增加了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说明aβ、超氧阴离子和过氧亚硝酸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在神经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位于染色体14上的早老素基因1(ps1)编码受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其基因突变能增加tau蛋白磷酸化,增加aβ的形成;aβ诱导的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阻断和钙离子浓度升高同线粒体功能缺损有关,aβ诱导的线粒体功能缺损包括线粒体膜的去极化、氧消耗减少和组成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i、ii、iii的功能阻断[5,13];aβ能引起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诱导早老性ad的发生[7-9,13]。
  总之,ad中线粒体的损伤与氧应激是密切相关的,ad中的线粒体受到损害能产生氧应激,而氧应激又加剧线粒体的损害作用, ad正是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 ad中线粒体氧应激的分子基础
  1988年,首次证实mtdna的错义突变与人类遗传病有关后,mtdna突变与进行性退变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ad的线粒体学说已受到广泛的关注[1]。基于ad病人组织中氧化磷酸化酶系(oxphos)及atp 合成酶的活性改变,mtdna的损伤可能是ad病人脑损伤的重要原因。线粒体dna是由16 596 bp组成的裸露的双链环状分子,它编码oxphos中的5个复合物中的4个复合物;mtdna缺少组蛋白的保护作用,易受活性氧种(ros)的侵害,正常细胞大约有 1%~5%的氧会逃离正常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催化过程产生ros,由于自由基半衰期短,就近裸露的mtdna就成为容易攻击的对象[1,9,16]。ros诱导的mtdna包括单链及双链的断裂、碱基缺失及突变,hamblet等[18]利用pcr及 southern技术发现ad病人的mtdna缺失5 kb的机率比对照组大6.5倍,表明ad病人中mtdna的损伤积累比一般人更为严重。相对于核dna来说,线粒体产生更多的象8-oxoguanine的损伤性碱基[19,20];线粒体dna编码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亚基i、亚基ii和亚基iii的mrna 有50% 的减少;然而,ad与mtdna突变的关系一直未能很好的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