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以宗与中医骨科的半世情缘

2016-8-20 21:19|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他编着我国第一部《中国骨科技术史》,总编我国第一套中医骨伤科教材《中国骨伤科学》,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国骨伤科辞典》,编着我国第一部《中国整脊学》——他就是中国着名中医药骨伤科专家韦以宗教授。 ...
核心提示:他编着我国第一部《中国骨科技术史》,总编我国第一套中医骨伤科教材《中国骨伤科学》,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国骨伤科辞典》,编着我国第一部《中国整脊学》——他就是中国着名中医药骨伤科专家韦以宗教授。

  出版专着,填补空白

  在广西平南县城,50岁以上的人都习惯把县医院的骨科名医称为“韦骨”,但他们或许都不知道,“韦骨”指的就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院长韦以宗。

  1946年,韦以宗出生于广西平南县与容县交界的边远山区,他自幼立志学医,就读广西玉林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到广西中医学院学习。1970年,到玉林学习中医正骨后,在县医院开展骨科。从此,韦以宗与骨科结下不解之缘,并以精湛的正骨技术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1974年,县医院派他到广西医学院骨科进修一年。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西医骨科专着,却未找到一本中医的正骨着作。当时他就纳闷,我们中医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很多骨科名词都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难道骨科名词都是从太平洋飘来的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心要写一本《中国骨科技术史》。1978年完成了该书的征求意见稿。同年,广西卫生厅将韦以宗调到自治区人民医院,1980年,自治区医院保送他到天津医院骨科进修一年。这期间,区卫生厅中医处拨科研经费支持韦以宗继续完善书稿。1983年,在上海中医学院施杞教授推荐下,我国首部《中国骨科技术史》出版。

  这既是一册学科史、技术史,也是一册中医骨科的全书,填补了我国骨科历史的空白。获得多个奖励,并由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在日本传播。

  临危受命,育才四千

  2011年9月,在甘肃省举办的正骨手法学习班上,甘肃省中医院院长李盛华在介绍韦以宗时说:“韦以宗是我国着名的中医骨科专家,如果没有韦以宗的努力,我们中医骨伤科很难有今天这么好的局面。”

  1983年,原卫生部中医司针对当时全国的正骨医师包括医士仅有2800人,中医学院里面也没有骨伤专业,中医骨科面临消亡的境地,召开了全国中医正骨专家座谈会,一些老专家在谈到中医正骨“后继有术、后继无人”时老泪纵横,使在座年纪最轻的韦以宗受到极大的震撼。

  1984年,原卫生部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同年10月在北京举行开学典礼大会,会后,校领导交给韦以宗创办一个骨伤科学院和杂志的任务。面对中医骨科后继无人的危机,他欣然受命,并很快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1985年5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的前身——《光明中医骨伤科杂志》创刊。同年10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在全国招生,韦以宗亲自设计和审定《中国骨伤科学》十卷本教材,并动员了106位专家参加编写。1987年、1988年,我国第一套骨伤科学教材《中国骨伤科学》十卷本陆续出版,此十卷本亦成为尔后中医院校骨伤科系列教材的蓝本。

  1986年,韦以宗和施杞联合28位专家致信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促成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成立。1990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获得毕业证书的学员共4862人,缓解了社会对中医骨伤人才的急需。同时,自1986年起,各中医学院纷纷开设骨伤学,骨伤专业,使中医骨伤科进入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历史证明,该函授学院为中医骨伤科的全面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播中医,造福世界人民

  1992年5月,韦以宗应邀到越南胡志明市讲学,后来在马来西亚创办了“南洋针灸骨伤学院”。5年下来,他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培训了200多名的骨伤针灸医师。

  1998年,韦以宗回国工作,自筹经费,召集《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编写专家论证会。经过2年多的努力,100万字4千多辞目的《中国骨伤科学辞典》于2001年出版,成为骨伤科医生的必备工具书,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着作奖。

  1997年,韦以宗在马来西亚发起并举办了首届国际骨科大会,同时成立了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并担任秘书长。1998年,该会在北京举办了第2届世界中医骨科学术交流大会,24个国家地区近700名代表出席。15年来,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先后在悉尼、香港、美因兹、新山、首尔、台北、芝加哥举办了9次世界中医骨科学术交流大会,为促进中医骨伤科国际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没有升降,哪有运动

  当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脊柱运动是6个自由度,忽略了升降功能,并认为颈腰痛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突出。“没有升降,哪有运动”,这是《易经》的宇宙运动观。“椎骨不移位,椎间盘哪能突出”。韦以宗根据中医对脊柱的认识是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于2001年首先运用“整脊”作为中医防治脊柱劳损病的学科名词。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自筹经费,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论证了脊柱是8个活动度,颈腰椎曲是人类坐、站后功能需要形成的;他创造性地提出着名的“一圆一说两论”,富于中医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创立三大治则,四大疗法和八项应策的整脊治疗学。2006年,他编着出版了《中国整脊学》,2010年,英文版出版全球发行。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着作一等奖。

  近几年来,韦以宗先后在德国、马来西亚、韩国和美国讲学,中国整脊已走向世界。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成立。韦以宗领导学会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工作,于2012年正式向社会发布,中医整脊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已经呼之欲出。

  (据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向 佳、任 壮、高 亮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