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医护人员来说,进修学习是重要的业务能力提升机会。对此,河北省中医院在医疗任务繁重、人员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每年拿出100万元,支持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原标题:省中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年出资百万为医生进修埋单 急诊科启用,产科开诊,新增新生儿科、肝病科等科室,外科细化为普外科、周围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手足外科等,省级以上重点专科由12个增至20个。病区由18个增至34个,编制床位已由810张增至120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1450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16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6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医院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省中医院院长孙士江介绍说,没有人才支撑,就不会增加科室和病区,更不会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综合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不可能得到提升,医院就不会踏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一直以来,省中医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近年来结合发展需要实施了人才强院战略,明确提出不拘一格地选拔、培养和引进中医药人才,并将其作为医院《五年发展规划(2014—2018年)》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力推进现代化中医院建设。 按照“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思路,省中医院提出,5年内将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实施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定期邀请名老中医、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出诊、会诊,进一步提升诊疗和学术水平,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对医护人员来说,进修学习是重要的业务能力提升机会。对此,省中医院在医疗任务繁重、人员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每年拿出100万元,支持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还制定了医院《外出进修规定》,对各级各类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的内容及考核办法,以及从科主任、高级职称医师到初级职称医师,从急危重症的处理、新技术的开展到科室管理的整套学习计划,都做了明确规定。为保障进修效果,医院还安排医务处负责对进修人员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职称晋升考核范围。 为培养更多中医临床骨干人才,省中医院非常注重传统中医师承工作,积极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并在医院建立了中医“师带徒”制度,通过设立名医堂,充分发挥李佃贵、董燕平、高社光等国家和省级名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带动提升中青年医生的技术水平。 既重本院的人才培养,更重急需人才的引进。省中医院专门制定了人才引进计划和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实施了“借智”行动,利用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等平台,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医院会诊、手术、讲座,很好地带动促进了全院诊疗和学术水平提升。 为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省中医院还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从职称晋升、科研经费、评优评先、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如在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医院对积极参与申报并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的,每人奖励5000元,如获奖再奖励个人2万元。 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省中医院逐渐形成了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高素质医疗队伍,截至目前,全院教授、主任医师11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3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91人,拥有省名中医8人,全国、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3人,全国、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7人。也正因此,2016年,省中医院年门急诊服务量达71.71万人次、出院人次达2.56万人次,分别比2015年增长9.9%、29.2%。(通讯员 周文平) (来源:新华网 2017-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