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综述 几 五行 一 几是什么 几是什么?是力、道、神之别称也。力者,是自然之力,一切事物皆有之。一物,即便是最小的物,如分子,甚至比分子还小者,起码有两种力,即吸引力和排斥力。这样促使事物的变化。这种自然之力,老子当年不知其名,故字之曰道,以道概之。力道使事物变动,非常神奇,不论正反两方面皆是力道之变, 二 古人论几 《老子·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几个字,许多注家都作近解。余认为不妥,王弼注:“道无水有,故曰几也。”道看不见,似属无,水可以见,是有。在无有之间是什么东西使之过渡呢?就是几。严复说:“周易以善继性,老子以善几道。”《易》从八卦到六十四卦,一以贯之,皆秉其性,虽有千差万别,皆是从三爻为一卦来的,因为只有三爻,才有始物,缺一不可。现代科学认为人之基因密码,也是由三个碱荃对组成一个密码,与《易》三爻相似,亦认为人之生长有善继性。《老子》秉《易》,但超道即几,几即道。王弼讲的无有之间有过渡之物,即几,触及到其作用机制,严复呢?则挑明说:几就是道,道就是几。王严所论是一个意义。我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合理。又《老子·六十四章》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说有些民众办事,不循天道,在成功时而失败了。这个几,就是道。做事,总得由易而繁,越是复杂越要慎终否则,功亏一篑。 三 物几关系 物生几,几随物变。天地间,物之多,难以计数。但必有物,始有几,有几即有物,这是天经地义的。物从无到有,有之后又成无。这个无不是真无,实际是物化变异的一种表现。由于视之不见,闻之不得,呼之不应,所以称之为无。《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说得很清楚,“无物之象”、“为天下母”这个道不是生物么?物是道生,生后又生道,这物之多,道之众,其纷繁复杂争斗的声面,不是可以想象么? 物生之道,或力、或神,不是相安无事,而是互相争斗,你要管我,我要管你,这就是造成强者胜,弱者败;胜者为王,成为新物;败者为寇,转变成他物,或化为乌有。物与物之间的相争,成形互变,是什么在其中呢?是几,是道,是自然之力,是神机。这些都是一个东西,说得是“能变之妙用”也。“几者,动之微。”任何物变都有一个过程,可长可短,在这个过程中的即是几。 物之有,从何而生?也就是道是怎样产生的? 说:“形本生于精。”形者物也,是由精生的。精者,阴也,水也。宇宙间,凡有水的地方,皆可以生物,特别是生命之物的产生,是少不了水的。水结为精,为湿气,由湿气产生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的关键是湿。宇宙间的基本物质是六气,宇宙之物,都是六气所化生。所以水是万物之源,道也是水之产物。 四 五行有几 万物之几,谁也说 是抽象的物,不是实物,其中包涵着几。五行的一举一动,都是几在动。用是意和理,所以它反应在人的思维中,有人不明白这个思维是客观存在的物,而用唯心主义来解释,其实也是大谬。 五 几理为一 平常我们所说的理性,这个理字,实际上涵盖无穷无尽的几变。我们无法说几是怎样变现的,但几是可以成象,有象就可以生物,有物就可以有形,形是抽象的分解,是象的具体化,这是可见的。人们可以无法表达,所以用理来概括。这个概括也是大框框,无法具体,细微之几与几之间的斗争是无法说的,至少现在是这样。这些只好用理来说。意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