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含义,是在夏天进行治疗冬天易患或易加重的疾病,诸如咳喘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痹痛类的风湿性腰腿痛等,其疗效较好。十余年来,笔者在三伏天,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患者,通过穴位外贴及口服中药,进行冬病夏治,不少患咳喘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患者,经过1~3个夏天的治疗,竟然痊愈。 《内经·四时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凡患咳喘、痹痛之人,大多阳气较虚,故在冬季易受寒邪的侵袭而发病。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由于天人相应之故,人受自然界阳气的感应,加之适当的药物治疗,使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待人之阳气充足,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则一方面可以御邪,另一方面可驱体内原有之邪外出,从而却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欲者,想要、将要之意,从太阳病将要在已、午、末三时解除、减轻或痊愈。那么,这一个时段有什么特点,使太阳病欲解呢?首先,从阴阳的消长看,从夜半子时开始到辰时,阳气经历了一个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里而表逐渐发展壮大、升发释放的过程。到达辰时,阳气虽然在最大程度上向外释放,向外表扩展,但终未突破于表;外达于表。这可以从与以上时辰相对应的复( )、临()、泰( )、大壮( )、夬( )卦直观地看出,只是到了已时阳气才突破于表、外出于表、与已午未对应的乾 ( )、姤( )、 ( )可形象地展示这一情况,太阳病的病位在表。治太阳病的主要治法即是解表;所以这个阳气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里而表、直至出表的过程,正是体内正气逐渐壮大并驱邪外出的过程。阳气出表了,意味着驱邪外出了,邪气外出了。其二,已午未三时,以日而言正值日中,以年而言,正是夏季。此时,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又正好以炎热克制太阳病以寒为主的病性。虽然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可犯表,但总以寒邪为最,正如《伤寒论》所云:“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秋冬伤于阳,阳则无以藏而体损,春夏伤于阳,阳则无以放而用害,故寒气伤人体用皆受其害,最成杀疠性也。这就决定了太阳病的病性以寒为主。“寒者热之”,用热去祛寒正符合中医之治则。其三,太阳病的病机是邪气犯表使太阳开机受阻。已午未在功能上正是太阳开机最旺盛的时陕,最利于克服开机受阻,以恢复太阳主开的喜性。 综上所述,炎热的夏季正可以用炎热去克寒;利用太阳开机最旺去纠正太阳开机受阻;利用阳气出表,以驱邪外出。三者合之,使夏季成为治疗太阳病的最佳时段。故《伤寒论》将其称为“欲解时”。“欲解”只是“将解”、“想解”,还不是“必解”。作为医者则应抓住这有利时机,适当地进行治疗,以促进“欲解”向“必解”转化,促进疾病痊愈。(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