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 查看内容

“金匮”辨析(交流探讨)

2015-11-29 09:15| 发布者: 岚峰pisces| 查看: 5| 评论: 0

摘要: 孙国中 北京河图洛书文化交流中心 “匮”字,古有二义:一为竭乏,读作kuì,即匮乏之义。《诗·大雅·既醉》云:“孝子不匮,永赐尔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其二同柜,读 ...
孙国中 北京河图洛书文化交流中心

“匮”字,古有二义:一为竭乏,读作kuì,即匮乏之义。《诗·大雅·既醉》云:“孝子不匮,永赐尔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其二同柜,读guì,藏物之柜也。《书·金縢》云:“公归,纳册于金縢之匮中。”《庄子·胠箧》云:“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

“金匮”,当作“金柜”,在上古是简称,全称为“金縢之柜”。古人云:“縢,缄也。縢、缄皆绳,以绳束约为縢为缄”。又曰:“縢,约也,缠也,以绳缚约谓之縢。”金縢之柜,即用金属叶片缠绕封闭的柜子。

《尚书·金縢》云:“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注云:“为请命之书,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之。遂以所藏为篇名。”唐·孔颖达疏云:“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遂作《金縢》。”又云:“《诗》述帐弓之事云:‘竹闭绲縢’,毛《传》云:‘绲,绳;縢,约也。’此《传》言缄之以金,则训縢为缄,王、郑皆云:‘縢,束也。’又,郑《礼记·丧服大记》注云:‘齐人谓棺束为缄’,《家语》称‘周庙之内有金人,三缄其口’,则縢是束缚之义。藏之于匮,缄之以金,若今钉鍱之不欲人开也。郑云:‘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是秘密之书皆藏于匮,非周公始造此匮,独藏此书也。’”

“匮”,在《内经》一书中,有作“匮乏”之义者:《天元纪大论》云:“令有条理,简而不匮。”有作“金柜”之义者:《气穴论》云:“请之金匮,不敢复出”;《岁露论》云:“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宝”;《阴阳二十五人》云:“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

明·马莳云:“金匮者,藏书之器也。《尚书·金縢篇》蔡注释为‘金縢之匮’,《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有‘金柜藏之’,其‘柜’从木义,盖同此。”清初高士宗注解《金匮真言论》篇名时云:“‘金匮’,藏书之器也;‘真言’,至真不易之言也。天之阴阳四时,合人之阴阳脏腑,人之五脏五行,合天地之五方、五色、五谷、五味、五音、五畜、五臭,各有收受,三才合一,至真不易。然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郭霭春先生云:“古人认为这些理论都是‘至真不易’之言,必须将它藏之于金匮之中,故称《金匮真言论》。”

综上所述,“金匮”之义岂不简明?将“金匮”写成“金柜”,今人读来,何须费解?又《金匮要略》一书,简称为《金匮》者,以藏书之器名篇也,不过示其价值珍贵,求之难得,令人珍昔而已,今用简体字表示,就应该写成《金柜要略》,《金匮肾气丸》也应写成《金柜肾气丸》,才是本字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