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毛细血管瘤形成原因是什么 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
2015-12-2 19:31| 发布者: 科技| 查看: 5| 评论: 0
血管瘤,很多人只是知道血管瘤,但是具体血管瘤有哪些,例如其中的头部毛细血管瘤,那么头部毛细血管瘤形成原因是什么?最佳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 头部毛细血管瘤形成原因是什么: 毛细血管瘤的形成原因一、胚胎期血管过度增生:毛细血管瘤的形成被认为是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母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离,在其它部位残存并过度增生而成。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出现一个个血管腔,互不联通,动静脉还没有分化清除,这个时期约为怀孕后30天左右; 第二时期:血管腔形成期,毛细血管网互相联通,出现尚未接通的动静脉结构,这个时期约为怀孕后48天左右; 第三时期:血管基干定型期,原始的血管结构消失,动静脉连通,发育为成熟的血管,这个时期一般在怀孕后60天左右完成。 毛细血管瘤的形成原因二、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或残留:由于种种原因,在血管形成不同时期,由于发育异常或原始血管组织残留,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发生。如在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发育停滞或有血管腔未联通而残留,即形成了临床上最常见的毛细血管瘤,残留存在皮肤即为草莓状血管瘤;因此,血管瘤与其它良性肿瘤不同,其严格的讲,只是一种脉管畸形或者说是一种血管的形成异常。 毛细血管瘤的形成原因三、体内雌激素偏高:导致毛细血管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关母亲的激素水平与婴儿血管瘤发生的相关关系研究很多,发现怀孕前服用避孕药的母亲的孩子血管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母亲雌激素水平与孩子血管瘤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即母亲雌激素水平高的孩子血管瘤发生机会也多。 最佳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 1、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 2、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0。2~0。4mm以内,超过0。4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3、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4、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 5、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可以早早的治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