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 作者:张霆 气血津液系统是人体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三者维持着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在肺癌发展过程中,三者的病变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参与其中。同时由于瘤毒侵袭或气、血、津液自身病理产物的出现,形成了一系列的病变:气的病变包括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闭、气脱、病气和火;血的病变包括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等方面;津液的病变包括水、饮、湿、痰、津淤、津亏等。这些病变是导致肺癌病机变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也是疾病缠绵难愈的关键所在。肺癌是fI缶床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探讨其气血津液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谨据临证心得,试述如下,以为引玉之砖。 1 气血津液失衡是病机变化的主因 肺癌因肺长期受外邪侵袭或内毒影响所致,毒瘤形成之后,使肺失宣肃,日久更损伤正气,从而导致气血津液系统的本虚标实之病理状态。宣肃失职,水液代谢失调,水痰停积于肺,导致胸水。若代谢功能得不到快速恢复,随着病程进展,水痰停积增多,从而形成黏液过度分泌、呼吸功能异常的状态,清气不能运送濡养周身,而浊气难于排出,滞于胸中,造成胸闷气促。进一步使肺络受阻,肺气宣肃受限,代谢后的废气不能顺畅的排出,肺部过度充气,气体不能交换。肺的宣肃功能失调,难行肺朝百脉之功,导致功能失常,直接影响心主血,肺心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后期变证百生。 病久致虚,子盗母气,致脾失健运,脾不能运化水谷,反酿痰湿,深伏于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病势深入,由肺及肾,肾气必虚。肺脾两虚,宗气生化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久病必瘀.瘀血内生,阻于血脉。肺脾肾虚,则通调水道、运化水湿、蒸腾气化之功失职,水饮内停不化。由虚致实,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作祟,产生咳、痰、喘诸症。气血津液平衡破坏,肺不足则水液不得宣散,水积成饮,饮变为痰,痰积日久化热,又可炼液成痰,痰饮阻肺,肺失朝百脉之功使血行受阻,运动缓慢而成瘀,痰瘀互结,致病情缠绵难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不足,运化水湿功能受影响,水湿不运,聚湿成痰,上贮于肺.痰又化火生热,热又炼液变痰,形成恶性循环。肾主水,元阳蒸腾,水液方运,元阳不足,肾失蒸腾,水液代谢受到影响,亦可成饮变痰,化火生热致瘀,又可形成恶性循环。 肺癌病机中痰、饮、火、瘀互结,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由于痰瘀胶结不解,水湿停滞不化,气血运行不畅,痰瘀水湿互结,损伤肺气,气不行血、行水而致血瘀水停,瘀血水饮阻碍气机而致气滞气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水积日久化湿变痰,血瘀积久成瘀血.痰瘀水湿互结日久化热,煎熬津液,耗伤肺气肺阴,从而形成肺气耗伤.顽痰血瘀互结的局面。总之,肺癌病机变化的过程是气、血、津液循环被破坏的结果。病本是瘤毒蕴肺,气血津液失调;病标是水、痰、瘀、火等病理产物的堆积和相互影响;病理实质是气血滓液平衡系统破坏后的本虚标实证。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和调节患者气血津液动态平衡系统向生理水平恢复.并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对病理产物和病理状态施治,以打断病理产物之间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 作者:张霆
2 痰瘀互结是病机变化中的突出方面 痰瘀互结常是肺癌病机变化中的突出方面,特别是当肺癌晚期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化痰祛瘀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某些似仅有痰或瘀的患者,痰瘀并治也往往比单纯的化痰或化瘀疗效要好。所以,探讨痰瘀之间的关系,掌握痰瘀并治的临床运用,在肺癌证治中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痰瘀同源,痰瘀皆可因气的改变而生成,痰瘀乃津血之变。津血的生成和运行必须依靠气的生化布达,气行则津布,气运则血行。肺癌患者常常津血不足,气亦亏虚。津液停聚,则会阻碍气的运行。而气机贵乎流通畅达。现病位在肺,气滞不行,则津液停聚,聚则为痰。气有郁滞,则血亦随之停积,变为瘀血,致成痰瘀互结。患病之后,多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血脉瘀滞,加之饮食不当,脾胃受损,聚湿生痰,久则滞气痰浊瘀血搏结,阻塞胃口,常恶心反胃。可以丹参、贝母、郁金等以行气化痰祛瘀。 痰瘀互为因果,由痰生瘀,由瘀生痰,此为痰瘀互结的又一途径。因痰致瘀,气滞生痰,是为常理。但痰浊为患,亦最易阻滞气机。《医碥》云: “痰能滞气,勿谓不能作胀”。所以痰阻气滞与气结生痰同样重要,不可偏废。肺癌患者气既被痰阻,则势必影响其帅血之能,血行为之瘀滞,致成痰瘀相杂。再者痰浊为有形实邪,本身就能阻络成瘀。痰阻气血不畅日久,大多夹有瘀血。瘀血阻滞,脉络为之不畅,致使津液不布,聚为痰涎,与瘀血相并。津血同源,能互相转化,这就为化瘀为痰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容川云: “瘀血积久,亦能化为痰水” 。如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时,出现失语、癫痫,是为瘤毒所致瘀,进而瘀血停积,气机逆乱,津液不运生痰,或瘀积发生,转化为痰水,瘀血与痰浊互结,阻闭窍络而致。 3 痰瘀并治是重要治法 肺癌各个阶段的治疗均离不开痰瘀并治法。在不同的阶段,痰瘀互结的病机及轻重程度等不尽一致,痰瘀并治法的具体运用也各有特殊。 《灵枢·百病始生篇》日: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因此,化痰散积、化瘀软坚为肺癌的基本治法之一。如肺癌初起,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为大法;病久积块坚硬,则宜破血消瘕化积为主。而且可根据肺癌所在部位不同,选方用药亦稍有变化。中央型肺癌宜用三棱汤合二陈汤加减;周围型肺癌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纵隔型肺癌宜鳖甲煎丸。同时应结合现代医学之诊断及研究,适当加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及抗癌药物。 肺癌患者最常见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当以行气化痰散结为主, 《外科正宗》之海藻玉壶汤确有良效。临证部分患者出现骨转移,此因癌毒袭骨,气血经脉痹阻,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不利,治必用活血通络之法。但仅此尚不够,还须配合化痰之品,由于患者日久不愈,气血经脉长期不得畅通,湿凝成痰,造成痰浊瘀血并存。痰郁血瘀有热者,可用朱丹溪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汤方;兼气血虚有寒者,可用五积散;寒热不显,疼痛麻木较甚者,用大活络丹。骨转移日久,常内舍肝肾,故当注意补益肝肾。患者病久关节肿硬变形,肌肉瘦削,活动不利,常用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鸡血藤等以养血活血;蜈蚣、地龙等搜剔脉络;胆南星、白芥子、二陈汤等化痰祛风通络;骨碎补、补骨脂、淫羊藿、续断等补肝肾,常可使患者病情缓解,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化瘀之法可用逍遥散合涤痰汤为基础方,或用血府逐瘀汤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白矾等。早期多因痰火扰乱神明,治疗以清泻痰火为主,应用桃核承气汤冲服礞石滚痰丸;如瘀血证明显,并可较长时期服用大黄廑虫丸,药用川芎、丹参、琥珀等,痰瘀并治。 肺癌脑转移的病机,无论是病之初期或恢复期,都有风痰阻络、痰浊瘀血并存之象,所以祛风痰、化瘀血始终是其重要治法,治疗常用大、小活络丹。晚期患者若出现神志异常,主要病机皆为痰迷心窍,血脉必受其害,害则逆乱生瘀,故痰瘀常并见。而瘀血同样能造成神志失常,王清任认为乃血瘀阻滞脉络,使脑气与脏腑之气不相顺接而造成的灵机混乱,因此治疗还需配合活血化瘀,方用王清任逐瘀汤系列方,可收桴鼓之效。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