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建生, … 臧堃堂教授为南方医科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军委保健局特约中医师。临床经验丰富, 尤擅长诊治内科杂病。笔者有幸成为臧老师承弟子, 承袭了其宝贵的临床经验, 如拾珍宝现揖其要者介绍如下。 1、论药处方参酌古今 1、1强调类药正名 中药材质量的最根本问题是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 出现伪劣药材的常见原因有药性变迁、种类之异、异物同名、弄虚作假等, 如野生与培植、产地各异往往药效有优劣, 而异物同名、以假乱真则药性不同, 其危害甚大。臧老提出要为类药正名, 例如南五加皮指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及其同属植物无梗五加、刺五加、红毛五加等之根皮。功能外散风湿、抗炎镇痛, 内补肝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并能利水退肿, 为五加皮正品北五加皮系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含强心甙, 有强心利尿、兴奋中枢、杀虫作用, 其毒性强, 有失五加皮之原意, 可正名为杠柳根皮。此外附子、紫河车、紫草、半枝莲、侧柏叶、补骨脂、木鳖子、木香均存在同名异物, 品种不一, 功效也不同, 臧老通过大量考证已为诸多药材辨析正名。 1、2 重视如法炮制 中药炮制是生药加工为饮片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有重要意义, 应遵从和研究古代的炮制方法, 其目的是 ①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如川乌、附子经炮制后原剧毒之川乌水解为毒性极弱或无毒之乌头胺, 而回阳补火、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效则保存 ②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后增加其有效生物碱延胡索乙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而镇痛作用更强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 使之适于医疗需要。如何首乌含葱醒类衍生物及磷脂, 生用能促进肠管蠕动而通便, 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经黑豆汁黄酒反复蒸炯成制何首乌, 则蕙醒类衍生物破坏, 磷脂类物质溶出, 泻下作用消除, 而成为补肝肾益梢血之品 ④便于保贮和制剂, 常用的烘、锻、淬、飞等炮制方法, 即是为了便于药材的保贮和制剂, 如对苦杏仁、莱旅子、炉甘石等药材的炮制。 1、3 明确功用之理 臧老认为掌握一味药, 从基源、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毒性以及现代药理, 各方面知识均不可少, 尤其是必须明确其产生功用的机理。如麻黄、桂枝均可发汗解表, 然其作用机理却不一样。麻黄辛温宜散, 轻扬升发, 善于开宣肺气, 开腆理、透毛窍, 含挥发油能刺激汗腺的分泌, 因肺合皮毛, 肺气宣泄, 机体的抗病趋势向外, 卫外之力增强, 促汗而解邪, 此发汗作用是建立于开宣肺郁的基础上而桂枝辛温而甘, 善祛风寒, 温经通脉, 能发汗解表, 含桂皮醛, 能扩张外周血管, 调整血液循环, 使血液流向体表,并刺激汗腺分泌, 以利发汗解表散热, 此发汗作用建立在温经通脉, 调和营卫的基础上。 1、4 善用药对组方臧老善用药对, 有些处方便是由两个或多个功效肯定的药对组成的, 如治疗慢性胃痛病证, 便常是“ 遣药成对, 组对成方” ①柴胡、制香附、郁金, 三药伍用疏肝理气力宏, 且疏通而不留癖、理气而不化热, 故疏肝必遣此对②黄茂、党参、获等, 三药配伍, 具有很强的健脾益气之力, 且健脾扶正而不留湿, 能调整机体及病灶局部免疫状况, 提高抗病能力, 促进病患组织的愈合, 故用此药对以健脾扶正 ③蒲公英、砂仁、沉香, 三药合用, 辛开苦降能通降胃气, 寒热并用, 既可防辛温耗气伤阴之弊, 又可避免苦寒碍胃之嫌, 故用此药对可通降和胃 ④丹参、红花、蒲黄, 三药共用活血散癖力强, 佐治胃痛日久兼夹痕血者, 能改善病变局部血液循环 ⑤慧芭仁、滑石、黄连, 三药合用清热利湿力大,专治夹有湿热者, 并防治土虚易生之湿热⑥生地黄、玄参、北沙参, 三药合用益气养阴力强, 专治夹有阴虚胃痛者, 可防阴虚火旺动血耗血之弊。临证时, 根据病机特点, 治疗始终以疏肝健脾、通降和胃为要旨, 注重“ 忌刚用柔” 、“ 刚柔相济” 的原则, 常选用质轻、气清之品, 而慎用辛燥耗气之药,组对成方治慢性胃痛, 大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建生, …
2、杂病治则师宗仲景 2、1 治未病思想 《金匾要略》“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具体有己病早治和未病先防两方面, 要点在于先安未受邪之地。臧老认为, 除了防治脏腑疾病之传变外, “ 于气血未损之前扶其正以固其本, 邪实未盛之前安其内以截其源” , 也是治未病思想的一部分。例如, 在治疗癌症时, 因癌瘤之邪实盘踞, 气血之生化运行受阻, 虽四诊尚未见有明显体征, 但正气日虚、邪实日盛势在必然, 故治疗癌症总的原则就是要扶正祛邪以阻止癌症的发展。 2、2调养脾肾思想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臧老归纳脾胃的病理主要有元气不足、水湿不化、纳食乖常、痰浊阻滞、木横乘土等。调治脾胃的方法为升阳、柔润、和降、调肝、祛湿、通络等。肾藏真阴真阳, 虚损病久或治疗不力, 均易栽伤真元。臧老补肾多以平补为主, 因为肾为水火之宅, 过于偏温偏凉, 均非所宜, 对于大多数慢性病, 选药也多从性平力缓、阴阳水火互济中求之。 2、3 扶正祛邪思想 临床上的慢性疾病及久病、重病, 正气不足常常是其病机之关键, 扶正是首要, 在扶正的基础上祛邪, 方可达到“ 正胜邪自却, 邪去正自安” 的目的。臧老临床最喜用黄茂, 认为黄芪能扶正而不助邪, 也不滞邪气外出, 因而广泛应用于诸多病症中。 3临证精华 3、1 扶正祛邪治瘤症 臧老认为, 扶正祛邪是治疗癌症的总纲领。选方与用药方面, 臧老自拟臧氏抗癌方, 方由人参、黄芪、灵芝、获术、白术、获荃、慧茵仁、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鸡血藤等十余味药物组成。方中人参、黄芪、白术、惹茵仁、灵芝等大队益气养阴健脾药物同用, 主以扶正固本以增强抗病力鸡血藤、羲术养血活血化痕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诸药合用, 则气阴得复, 痰痕热毒渐解, 从而起到匡扶正气、抑杀癌瘤之功效。由于癌症病症多样, 加臧选药需要倍加斟酌, 臧老选药有两个特点, 即所选药物既满足治则的需要, 又经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具有确切的抗癌作用。具体如下①补气阴之虚以扶正肺之气阴虚者, 选加石解、百合、北沙参、麦冬脾胃之气阴虚者, 用西洋参易生晒参, 选加山药、太子参、扁豆、天花粉、惹芭仁心之气阴虚者, 选加麦冬、五味子、百合、生地黄肝之气阴虚者, 选加白芍、山茱英、当归、早莲草肾之气阴虚者, 选加制何首乌、拘祀子、女贞子、熟地黄。②除痰癖热毒以祛邪痰湿较著者, 选加制南星、半夏、浙贝母、海蛤壳、海藻、昆布癖血明显者, 选加桃仁、红花、赤芍、蒲黄热毒内盛者, 选加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龙葵、白英、茵陈、山豆根、夏枯草、八月札、穿破石、向日葵髓、肿节风、山慈菇、板蓝根、青黛、黄琴、黄连、黄柏。 ③对症用药伴有恶心呕吐者, 若为痰湿所致者加厚朴、半夏、紫苏梗虚火上逆所致者加竹叶、石膏、麦冬、半夏化疗后出现贫血、白细胞下降、落发者, 选加山豆根、桑堪、制何首乌、当归、阿胶癌性疼痛者加白屈菜、干蟾皮、徐长卿癌性发热者加地肤子、白薇、银柴胡颅脑转移者, 加牡蜘、泽泻、制南星、制半夏淋巴转移者, 加浙贝母、海藻、炮穿山甲、夏枯草。 3、2 益气活血治缺血性脑血管病 臧老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在脉管与脑髓, 尤以脉管的病变为中心环节, 治疗的重点在调治脉管病变, 主张益气活血、养阴补肾、化癖通络为治则。臧老拟制经验方—乌龙丹以治疗。方由生黄茂、葛根、人参、白术、制何首乌、川芍、当归、丹参、地龙、全蝎、制僵蚕、水蛙、石曹蒲、女贞子等十数味药组成。组方用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 调治脉管病变, 用大剂生黄芪、人参、白术大补脾胃之气, 益气以生血丹参、当归、川芍、地龙、水蛙养血活血, 并配用葛根升阳, 鼓动气血上行进人脑缺血区以祛疲生新其二, 调治脑髓病变, 选用制何首乌、女贞子养阴补肾填髓僵蚕、全蝎、石营蒲平肝熄风解痉、祛痰开窍通络。诸药配伍, 补消同用, 虚实同治, 共奏益气活血、养阴补肾、化痛通络之功, 从而达到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加臧夹外风者加羌活、防风夹热者加石膏、黄荃夹湿者加独活、防己因阳气虚较著者, 黄芪用量可增至肝肾阴血虚亏明显者加生地黄、熟地黄、拘祀子、山茱英痕血较著者, 增加水蛙用量痰浊内阻、语言不利者加半夏、制南星气虚肢体浮肿者加防己、获等肢体拘挛者加伸筋草、鸡血藤神志模糊或智力低下者可加郁金、明矾、石曹蒲大便艰涩不通者加制大黄、火麻仁夜寐欠安者加远志、夜交藤高血压病头晕头痛者加钩藤、天麻、蔓荆子若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半身不遂者加桃仁、红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