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内科医案 查看内容

内科医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内科 >> 内科医案

白通汤治疗胃胀验案

2015-12-4 03:00|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9| 评论: 0|原作者: 徐姗姗 金… 文章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

刘某,女,47岁,2004年12月28日初诊。患者脘腹胀满,纳少,进食后不易消化年余,伴口淡无味,嗳气,大便每天3—4次、量少、伴解不尽感,舌质暗红、苔腐,脉细缓。曾行纤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口炎;漫性浅表性胃寞炎。中医诊断:胃胀。治宜温阳除湿,散寒通络,方以白通汤加减。处方:制附子、薤白、JII芎、金荞麦、干姜、炙甘草各10g,黄连3g,葛根、败酱草、薏苡仁各20g。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服4剂,胃脘胀明显减轻,纳食转佳,予以桂枝加葛根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调治,基本痊愈。

按: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机不利轻则致脾胃升降失常,重则形成阴阳格拒。本例以白通汤交通上下,恢复脾胃升降功能,切合病机。《伤寒论》中白通汤可用于治疗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临证凡胃脘气机阻滞,心下痞满属阳气不足者均可用。本方为温通之荆,通阳宣散,久用易耗伤阳气,故不宜久服。此外,气机升降出入障碍,气不行则血滞。亦可适当加活血药。阴阳格拒甚者用反佐, 《伤寒论》中常用反佐药物,人尿、猪胆汁或不易取,或施之不便,可在方中加入黄连、竹沥等具有止呕作用的凉性药物,引阳药入至阴,通调上下之气,使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