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群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2015-12-4 03:09|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6| 评论: 0|原作者: 张军
… 文章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 张军
… 文章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
胡成群主任医师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 湖北省中医儿科学会会员, 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医40 余载, 学验俱丰。胡老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尤有独到见解, 临症谴方用药每获奇效。笔者有幸跟师临症学习, 获益匪浅, 现将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胡师认为本病根本病机是患者心肝火旺, 素有血热内蕴于里, 加之外感六淫如风邪, 或内伤饮食物有动风之品, 或患者所欲不遂, 情志失调, 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 灼伤血络, 迫血妄行, 外溢肌肤, 内迫胃肠, 甚则及肾, 而出现皮肤紫癜、腹痛频作, 甚则可见便血、尿血等症状。不内外因如属虫咬后, 局部红肿水疱, 为虫毒浸淫所致, 湿毒化热, 阻于络脉, 气血循行不畅, 迫血妄行, 故亦可出现紫癜, 甚则尿血。如寒邪外侵, 内滞于血络, 亦可发为紫癜, 气不摄血或虚火灼络, 均可出现尿血。 2 辨证分型 胡师认为血热内蕴于里是本病病机根本所在,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或饮食所伤常为本病发作之诱因, 故本病之发生可分为急性慢性两期。本病急性期常表现为实证、热证, 若病久不愈, 或失治误治则可能转为慢性, 多表现为虚证、寒证。同时胡师还认为, 本病临证首当分清虚实寒热, 再根据不同表现, 将其分型治之。胡师临证常将本病分为如下五型: 2.1 血热迫血妄行: 本证多见肉眼血尿, 或可伴有口干, 烦躁易怒, 夜寐不安, 口干喜冷饮, 甚则皮肤紫癜,舌质红绛, 苔黄, 脉数。治拟清热凉血, 解毒散瘀为法。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水牛角( 代犀角) 、生地炭、银花炭、连翘、地骨皮、丹皮、茜草、白茅根等。胃热明显加知母; 肝火旺加青皮、龙胆草; 心火旺者加灯心、竹叶: 兼有咽痛加桔梗、山豆根。 2.2 阴虚火旺血溢: 本型多见于素体阴虚者, 大多病程较为绵长, 或易反复发作, 证见尿血, 浮肿, 或兼五心烦热, 口干喜饮, 心烦少寐, 潮热盗汗, 头晕目眩, 肢软乏力, 舌红少津, 苔薄黄, 脉细数。治拟滋阴降火, 凉血散瘀为法。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宜知母、黄柏、防风、生地、白茅根、丹皮、侧柏炭。血尿明显者加女贞子、旱莲草; 五心烦热者加可加地骨皮、龟甲板。
[1] [2] 下一页
2.4 脾肾阳虚血瘀: 本证多见于阳虚体质者, 症见面浮肢肿, 少尿, 或血尿, 面色白, 神疲乏力, 腰酸腿软,形寒肢冷, 纳少, 便溏, 舌淡胖, 有齿痕, 苔白腻, 脉沉细。治拟温阳利水, 活血化瘀。方选真武汤加减, 药宜附子、茯苓、乌梅、白术、丹参、姜皮、蝉衣、白芍。便溏加苍术、炒扁豆; 腰酸明显者, 加熟地黄、杜仲、菟丝子。 2.5 痰瘀互结血溢: 本证常见于体型肥胖者, 症见血尿, 头晕目眩, 伴见口粘口干, 不欲饮水, 痰粘不易咯出, 或口角流涎, 形体肥胖, 舌质暗红, 体胖有齿印, 苔白腻, 脉弦滑。治拟化痰活血, 止血。方选二陈汤加减。药用云茯苓、姜半夏、广陈皮、石菖蒲、广郁金、鸡血藤、白僵蚕、桑白皮、地骨皮。尿血者, 加小蓟、蒲黄炭; 大便秘结者, 加生大黄、芒硝。 3 预防与护理 胡师对本病之护理要求较严格。认为, 本病的直接病因往往很难确定, 可能为多种过敏原引起, 主要有: 感染细菌或病毒, 以及食入鱼、虾、蟹、蛋、乳等食物异性蛋白, 其他如寒冷、花粉、虫咬、疫苗接种刺激等。因而胡师认为本病护理首要避免可能的过敏原,其次是要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并保暖, 防感冒, 避免情绪波动, 防止昆虫叮咬, 避免服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控制和预防感染, 胡老特别注重饮食调养, 要求患者禁食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物, 肉类、海鲜、鸡蛋、牛奶等高动物蛋白食物, 饮料、甜零食等方便食物, 荔枝、桂圆等热性水果, 冰冻食物, 油炸枯焦等不易消化食物。本病易于反复, 因而经治疗临床痊愈后当继续服药巩固一至两月, 并定期复查。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 现年10 岁, 2004 年10 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红色斑点, 按之不褪色, 略高于皮肤表面, 无腹痛, 黑便及关节痛, 至当地县医院查血尿常规正常, 诊为” 过敏性紫癜”予抗过敏等常规处理, 无明显好转, 2005 年5 月就诊于当地儿童医院查尿常规示PRO 3, BLD 3, 诊断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治疗1 个月, 皮疹消失, 尿检无好转, 为寻中医治疗于2005 年7 月8 日来我院找胡师治之。当时见患者神志清, 纳食、睡眠可, 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 五心烦热, 口干喜饮, 潮热盗汗, 小便色暗棕黄, 量一般, 留存静置后可见大量絮状沉渣,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苔薄黄, 脉细数。尿常规: PRO 3 BLD 3 RBC 3。胡师给予知柏地黄汤加减治之, 药用知母8g, 黄柏10g, 防风8 g, 生地炭10g, 白茅根12g, 丹皮10g, 侧柏炭10g, 旱莲草10g夏枯草15g, 生大黄6g。每日一剂, 每剂煎汁300ml, 分5 次服完。14 剂后症情好转, 尿常规: PRO 1 BLD 1RBC 1。再守上方服14 剂, 尿检见PRO- , BLD- , 血常规正常, 肾功能正常。临床痊愈。至今尿检、肾功能检查等均正常。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