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内科医案 查看内容

内科医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内科 >> 内科医案

肝病多攻伐 气虚不可忘

2015-12-4 05:06|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15| 评论: 0|原作者: 王金亮 山…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患者刘某,女,42岁。自诉:肋痛肋胀3月余,口苦心烦,夜寐多梦,易惊,疲乏无力,但食欲及消化均正常。笔者思之再三,认为患者病位在肝,疑有肝气虚弱之象。但中医有“肝无补气”之说,症虽有虚,仍当以舒肝养血为治。故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出人调治。

  患者服用后,诸症未减,更增有心悸、多汗、失眠。笔者不解,求教于父。父诊其脉,两关脉弦细,两寸脉不足。认为属肝气不足之象。当以补气之药治之。

  立方:党参、炒酸枣仁、生黄芪、生地、白芍、茯神、柴胡、山茱萸、枸杞子、甘草。患者服药4剂而愈。

  家父云:中医治病重在辨证,中医的理、法、方、药是贯穿一线的。中医虽有肝无气虚、阳虚理论,认为肝之病变均属实症,而虚症只有肝阴虚,肝血虚。并且对治疗肝阴虚,也多从“已癸同源”着手。故临床中对于肝病,多用攻伐迭进苦寒,往往致肝气、肝阳虚弱。

  在妇科病,常见月经不调、肋痛、痛经、眩晕发生。对于此类病人,要以益气温阳。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中医脏象理论。对于肝之实证,治疗之时,也要考虑到肝气虚、肝阳虚之病机,药达病所。不可久用过用,才不至于有矫枉过正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