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治疗头痛头晕案两则
2015-12-4 05:29| 发布者: 。。屋里的烟| 查看: 11| 评论: 0|原作者: 李点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李点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双侧头痛案 谢某,女,36岁,门诊病例,2011年3月3日初诊。 患者双侧头痛10年,或左或右,每受风寒则加重,伴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风热偏头痛。 治法:搜风通络止痛。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白芥子10克,法半夏10克,天麻1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15剂,水煎服。 3月17日二诊:双侧头痛已较轻,偶发,伴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加减如下。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白芍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天麻15克,全蝎5克,僵蚕2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5克,炒酸枣仁20克。20剂,水煎服。 服药后告知,10年顽疾获愈。 按:此案的特点是病程已久,遇风寒则重,且伴口干、口苦之热象,属“久风入络”。治当搜风通络止痛,用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并加黄芩清热,防风祛风,方中病机,药后立愈。
[1] [2] 下一页
不寐头晕案 彭某,女,48岁,门诊病例, 2009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长期失眠,头晕,潮热,盗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舌苔薄黄,脉细数。绝经已2年。 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 主方:当归六黄汤合三甲散加味。 组方:当归10克,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2克,熟地15克,黄芪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地骨皮10克,炒酸枣仁30克,炒浮小麦30克,丹皮10克。15剂,水煎服。 6月26日二诊:诸症减轻,但仍潮热,盗汗,心烦,易感冒,畏风,视蒙;查舌淡,苔薄黄,脉细数。以玉屏风散合三甲散加味。 组方:防风6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煅龙骨50克,煅牡蛎50克,炒龟板40克,草决明30克,炒酸枣仁30克,炒浮小麦30克。15剂,水煎服。 7月10日三诊:潮热、盗汗缓解,心烦减轻,畏风寒,近日咳嗽;舌苔薄白,脉细。以玉屏风散合止嗽散加味。 组方:防风6克,黄芪40克,白术12克,桔梗10克,炙紫苑10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陈皮10克,杏仁10克,川贝母15克,薄荷10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以收全功。 按:《类证治裁·不寐》曰:“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患者绝经2年,步入更年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虚惫,阴虚火旺,以致失眠;故宜滋阴降火,以当归六黄汤合三甲散滋阴泻火,则病自愈。后期又兼自汗、畏风、咳嗽,则予固表、疏风止嗽之剂,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点整理) 上一页 [1] [2]
|